最后一點,大家可能聽的都冒耳油了,就是中國市場幾乎是各國各種企業最好的過冬“避風港”,由于國內的宏觀調控和中國本身的市場特色等因素決定了,中國幾乎是所有國家中唯一的“不凍港”,雖然經濟危機也影響到了國內的金融、房產、就業、消費等各個層面,但無疑政府的強韌和市場的規模依然給予了各國以充分信心,但信心對于企業的輔助作用體現在哪里呢?
從金融風暴初始,中國就已經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和復雜性,包括本次經濟危機的強度和持續時間,因而政府第一時間出臺了若干的政策,尤以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和公共工程為主,甚至奧運期間還“歌舞升平”之時,包括2萬億投資的軌道交通工程計劃就已經擺到桌面上了,僅北京市在興建和計劃中的地鐵線都已經覆蓋到幾乎所有相鄰的郊縣,僅這一項能為大屏工程等帶來的利潤就讓人驚嘆,更不論地鐵的信息發布可能用到的各類解決方案(如倫敦地鐵使用的就是DP目前最先進的防水防塵防霧的工程投影機產品,其抗惡劣環境的性能堪比LED產品),所以形勢對于相關廠商而言,已經不僅僅是樂觀了。
也許全球的經濟萎縮一定程度上會使投資消費趨于謹慎,但其中影響的主要還是商務市場和家用產品市場,就連教育市場也獲得國家政策支持,甚至都可能逆勢增長。而工程產品就更不必說,全球范圍的個規模工程能帶來的工程產品的增長將是空前的,也許許多非主流廠商都巴不得迅速進入,以求分一杯羹。所以這個時候,正是工程產品應該高調表明實力的時候,困難時期的增長可是全方位的,效果也是多方面的。引用行業內一句話來說“在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下,得到錢的和沒有得到錢的,可謂冰火兩重天”。
由此可見,真正的困難不是來自于環境的變化,工程投影機產品的很多廠商本已內功深厚,現在最合適的策略是在中國市場展示自己的實力,贏得專業人士、工程負責人和權威專家們的認可,手里有單時,誰還會為過冬沒糧發愁呢?過冬不是一個口號,只是節流等于坐以待斃,實實在在行動起來開發新的市場才是真正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