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我們也不能忽略工程投影市場本身的特點,因為我們發現不僅一貫標榜專業和技術門檻的高端工程領域逐漸遭到蠶食,遭到很多非投影廠商品牌的壓力,甚至連主流市場一線廠商也喜歡上這塊大蛋糕,即便短期內無法形成有效的競爭力,也要進入工程市場,這就充分說明了工程投影行業還存在其他的優勢。
所以說工程領域還存在很多非常吸引人的地方,不僅是因為傳統市場的競爭對手相對少,利潤高,而且且還存在其他利好。首先就是可以更高效的“開源節流”,其投入產出比要高出主流市場許多,這對于當前的形式也是一大優勢。其次,工程產品領域也是家用商務產品領域的一座風向標,其所用的技術未來都很可能進入民用市場,所以在工程產品進行技術儲備也非常有必要。最后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傳統廠商憑借多年相關行業的技術優勢,使得其進入細分市場基本不存在技術問題,而且還是對現有優勢的擴大和積累,只有與時俱進才能保持競爭力,這已經是所有人的共識了。
當然最有說服力的還是事實,而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索尼。索尼憑借其在影音和消費電子領域的豐富積累,順利的進入工程領域,并且結合其藍光等技術,成功的將4K影院產品推廣至全球,至今索尼仍然在不斷更新強化其4K產品線,并為其開發出配套的如3D適配器等技術,用技術拉開與對手差距同時,逐步實現打包的全套解決方案,此外還將其獨立研發的SXRD芯片技術成功運用其中,借其逐步完善和提高的同時也積極發揮LCOS的先天優勢,這也許是未來其大規模的量產的一個伏筆。因為無數的事實已經證明,工業化技術進程對民用產品的影響是深遠的,無數航天、軍事科技都得以成功進入民用市場并大獲成功。
雖然工程投影機的行業門檻并不高,能生產工程機型的廠商也不在少數,但每一個細分市場內都有若干家具有多年經驗的領導型企業存在,把壁壘樹立在細分市場周邊,大家都擁有工程機生產能力和專業細分市場內的成熟的經驗,技術層面又有全息、模擬、激光和氙燈等,這樣導致的后果就是工程領域內“群雄割據”,“先入為主”者賺的盆滿缽滿,而新秀們花很大力氣卻未必能對其構成威脅。由此可見,工程領域要進得趁早,有了根據地才好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