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等離子電視機之等離子屏成像結構
利用氣體電離、結合產生紫外線,在利用紫外線照射熒光粉產生可見光,這是等離子電視機發光的基本原理。而等離子電視機顯示萬般變化的畫面,卻需要大量的不同色彩的組合。其實等離子電視機的顯示屏可以看成會是很多的等離子管構成的陣列:每個等離子管是一個獨立的發光單位——可以把它們當成是體積相當小巧的紫外光日光燈。
通常等離子屏幕上排列的放電小空間(等離子管)所被稱為cell。而每一個cell是負責紅綠藍(RGB)三色當中的一色。我們所看到的多重色調的顏色,是由三個cell混合不同比例的原色而混成的。這里要注意的是等離子管或者是cell并不是通常所說的像素。事實上一個像素由紅綠藍三個cell構成。因此,cell也被叫做次級象素。
Cell也就是次級像素三個一組構成像素,像素在排列成矩陣構成等離子屏幕。等離子電視機工作的時候,它不像顯像管CRT電視機那樣可以經由對電子束量的控制進行明暗調整。因為等離子電視機工作的時候紫外線和可視光都已經是處于飽和狀態,即不可能像CRT電視那樣通過改變電流大小,控制畫面的明暗程度,只能利用其亮和滅兩態特性,以改變發光時間的長短(放電次數)來控制灰度高低。
為了顯示更多的色彩,等離子電視機采用PCM(Pulse Code Modulation)技術來控制每一個Cell發光。原理就是通過脈沖電壓控制Cell放光的時間長短,進而在整體上可以改變色彩的亮度。實際產品設計中,等離子電視機把每一幀畫面(通常的影像每秒擁有60幀畫面,我國電視信號采用每秒50幀畫面,電影院的膠片電影為24幀)分割成幾個次區域分別控制。
假設每一幀畫面擁有8個次區域,遵照設定的適當的脈沖規律,各個次區域可以實現不同的亮度。最后,把這些次區域組合起來便可以顯示多種色調的顏色——通常8個次區域的設置可以顯示256種灰度。將這些色彩的總數結合,便是256×256x 256=16,777,216種色彩。次區域數目取決于數字圖像信號量化精度的位數,在其產品采用8位,目前主流產品采用10位或者13位,即每一幀畫面存在10或者13個次區域。由此可以看出,等離子電視的灰度控制、色彩控制是完全數字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