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數據顯示,今年教育行業IT投資額預計將達到336.7億元,增長率高達10.5%,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將用于投影機的采購。由于高教信息化評估工作已于去年基本結束,所以據推算一進入八、九月間會有不少教育采購大單落地。此外,隨著遠程教育工程逐漸落幕,這些教育大單將大部分從普教和高教市場中體現。
當記者采訪北京某大學網絡與技術教育中心霍主任獲悉,今年和往年IT行業采購稍有不同,往年IT行業銷售都遵循“金九銀十”的說法,但從今年整體采購趨勢來看雖有亮點,但遠沒有如預期的驚喜,因此各廠家都有可能將最后實力的比拼放在年底。
以往教育投影機采購:“商務快餐化”模式
“商務快餐化”模式,眾所周知商務人士的每天都十分的忙碌,因此很多人笑談自己的生活狀態是:“我不在座位上,就在去會議室的路上,如果我的手機關機,那一定是在飛機上。”可見商務人士的快節奏生活狀態。出入寫字樓的白領,中午更是簡單的商務快餐解決“溫飽”,只求快節奏,不求質量。
愛普生投影機產品事業部副部門經理夏季生分析得出,近兩年教育行業采購就是典型的“商務快餐化”模式。首先,多半是獨立的產品采購,也就是客戶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樣的產品,不集中、不分批采購,只是簡單的“隨需而供”。其次,采購一方的學校工作量將變得巨大,且需要十分精通IT設備的技術專才。舉個例子,學校需要更換多媒體教室里的設備,那么投影機、PC以及銀幕等就變成了獨立采購項目。采購一方的學校技術人員需要和眾多品類的廠家代表確定產品質量、價格、服務等一系列的工作,對于工作量和專業性而言,對采購方的技術人員要求可想而知。
這時,采購方在招標過程中,就更看重哪些廠商能夠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