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消費者的話
無論之前等離子與液晶電視爭論得如何激烈,他們的競爭點都不是一致的,畢竟液晶只是堅守自己小尺寸的好,而等離子則堅守自己大尺寸的好。然而,在松下推出全高清42英寸之后,小編認為,等離子和液晶發展這么多年,到現在技術上才算得上基本上處于一個平穩的階段,接下來的一兩年內,相信也不會再不會再有很大的突破。雖然等離子和液晶的爭論還是會繼續下去,但是再也不是在“高清”、“全高清”這兩個點。目前,52寸的液晶和50寸的等離子相比,價格現在差不多是接近一倍了,液晶是三萬八到三萬五,等離子是兩萬左右。同是42寸或40寸,兩者現在在同樣水平上價格也差不多。大家用同尺寸比的話價格應該沒什么大的差別,從售價來說液晶和等離子的價格幾乎是差不多的,處于一個水平。那么,到底是買等離子還是買液晶?什么樣的情況下買等離子,什么樣的情況下買液晶?
許多消費者一直礙于人群效應,在選擇平板電視出現了錯覺。事實上,電視機買回家主要是看電視節目,消費者在選購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肉眼看,而且不是商場現成給你放的。以前買CRT的時候商場都是接有線信號給顧客看,只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因為電視機的清晰度越做越高,廠商為了讓電視機最佳狀態發揮到什么程度,所以開始給消費者看高清碟片,如果你家里有高清播放器,你就真正能夠產生這個最好的畫面。但是如果你只是用來觀看有線電視,那么你就應該要求導購給你接一下有線信號,看看不同的播放內容是什么效果,這樣有一個畫質的對比以后,你就會做到更正確的選擇。小編建議,如果你的家里客廳要放一個比較大的屏幕的話,你這時候應該選擇等離子。
可以這樣說,目前我們處于一個幸運的電子消費者品時代,因為我們有了選擇權,不像過去CRT,從21寸換成25或者29的,都是CRT,但現在不是這樣,而是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液晶,一個是等離子,過去你可能選擇了液晶,但是實際使用以后很多問題都會逐步逐步自己了解以后,兩三年后也許就會選擇等離子。也因為有了這種互換現象的存在,所以,等離子和液晶兩者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會是共同存在,直到出現新的替代產品,消費者也只管放心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