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電視在小尺寸相對容易實現全高清,等離子電視尺寸則是越小越難實現全高清。而且以上我們已經說過,生產全高清等離子的成本比生產全高清液晶電視要高,也就是說越小尺寸的全高清等離子生產成本越高。那為什么日立50英寸1080P等離子價格可以賣得比46英寸的1080P液晶電視低呢?原因也只有一個:競爭。其實,在42英寸的規格上,并不一定需要全高清的畫面。因為在小尺寸的電視機上,全高清的優勢是不明顯的。但是,由于市場過大的呼聲以及液晶已經從42英寸一直到65英寸開辟出了屬于自己的一條戰線,面對這種一邊倒的局面,等離子只能夠用實際的產品來逐個擊破一些不利說法。這就像拖尾時間撼動不倒液晶一樣,其實分辨率也并不是等離子的死穴,只是成本與價格的問題而爾。而促使等離子廠商不惜犧牲利潤來研制小尺寸全高清等離子電視的重要原因是即將來臨的奧運會。
“奧運牌”成為目前平板電視市場最流行的新招數。事實上,由于2008年奧運會將首次全程采用高清設備轉播,各品牌對高清的技術追求變得日益強烈,“全高清”、“雙倍高清”的較量一浪高過一浪。現行的液晶電視雖然畫質較好,但響應時間長,圖像有“拖尾”現象,這可謂“先天不足”,要想成為奧運主題產品,畫面動態改善也是許多搶食“奧運蛋糕”的平板廠商研發的必殺技。而完全不受畫面動態問題影響的等離子正可以在此關鍵時刻吐氣揚眉,選擇在這個時刻把丟失的市場份額爭回來不正合適嗎,而且一旦做得好還可以還液晶電視重重一擊。
如何才能把失去的份額奪回來,是不是只要有了中小尺寸的全高清等離子電視就可以呢?答案是否,因為對于習慣了價格戰的中國消費者來說,價格是一個最終決定的因素,只有等離子與液晶電視價格平衡時,消費者才會對性能進行選擇。幸運的是,全高清等離子屏制造成品率問題將伴隨今后面板廠商制造技術的成熟而逐漸解決,而且由于面板制造使用的零部件的成本方面高清與全高清沒有差別,可以預測未來面板成本之差將縮小。所以,全高清等離子的價格會逐步降下來,21000元的日立P50X101C就是最好的證明。
無論如何,全高清等離子電視已經出現,并且價格上與全高清液晶電視均衡,甚至有優勢。在外行買液晶內行買等離子的說法下,準備購買全高清大屏幕電視看奧運的你是否已經偏向于全高清等離子電視。以下小編對目前市場上的幾款全高清等離子進行分析比及預測,希望能給各位購買者一些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