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科學家的研究表明,人類眼球能夠長期接受的光亮度是100cd/m²。雖然人眼的瞳孔,類似于相機的光圈可以收縮或者放大,從而控制到達視網膜的光亮度,但是這種控制能力是有限度的。并且,瞳孔長期處于緊張的收縮(光線過強)或者是放大(光線過弱)狀態,都會造成,瞳孔括約肌和瞳孔開大肌兩條主要的瞳孔調節肌肉的疲勞。長期處于疲勞狀態下工作的肌肉的恢復性會下降,同時引起眼部酸痛流淚,甚至誘發近視等疾病。因此控制電視畫面的亮度是一個很重要的安全概念。
通常我們可以把電視機看成是一個面發光的光源。光源發出的光線,在單位面積上的光通量會隨著與光源距離的遠近而改變。離光源越遠,單位面積光通量就會越小,進入眼球的光亮也會越小。看電視的距離除了與電視機畫面大小有關外,還與電視機的發光強度有關系。強度,或者說是亮度大的電視機需要的觀看距離會更大,反之亦然。 在保證,到達眼睛的光亮度不會顯著區別于100 cd/m²,或者說是位于80 cd/m²左右的觀看距離是觀看電視機的最佳位置。由于電視機的說明不會明確給出,亮度通過不同球面以后的強度,只會給出屏幕處的一個數值,所以大家需要建立一個關于光能量散射的模型,來尋著最佳的觀看距離。這個模型與屏幕面積,長款比例和可視角度等有關系。對于常見的16:9,可視角度160-170的電視機,通過規律性的計算,可以大致的得到一個規律,最佳觀看距離是當屏幕持在30-50英寸之間的時候是屏幕亮度的1/150(一百五十分之一)。因此看來亮度400-600亮度的產品最適合家庭使用,它們的合適觀看距離是2.5到4米。 談到平板電視的選擇與亮度的關系,就必須談談廠家們亮度虛標的問題。目前市場上相當一部分產品的亮度值標注都在500 cd/m²以上,甚至部分產品標注成1000 cd/m²。這樣的亮度肯定已經超過常規觀看距離,眼睛在健康狀態下能接受的限度。但是在賣場的演示中,卻沒有明顯的刺眼感覺,這恰恰說明,實際使用中的電視機沒有達到,所標注的亮度值。從目前,平板市場的技術水平來看,幾乎所有的產品都能達到正常使用所需要的亮度水平。消費者沒有必要擔心亮度不夠高,倒是需要注意,那些亮度很到的產品是不是有虛標的可能,自己的居室是不是適合這么高亮度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