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原理」
做大容易做小難
現在的等離子電視普遍是PDP(PlasmaDisplay Panel)制式。PDP是一種利用氣體放電的顯示技術,工作原理與日光燈很相似。
它采用等離子管作為發光元件,屏幕上每一個等離子管對應一個像素。屏幕以玻璃作為基板,基板間隔一定距離,四周經氣密性封接形成一個個放電空間,放電空間內充入氖、氙等混合惰性氣體作為工作媒質。當向電極上加入電壓,放電空間內的混合氣體便發生等離子體放電現象。由放電產生紫外線,紫外線激發涂有熒光粉的熒光屏,熒光屏發射出可見光,顯現出圖像。
PDP是一種自發光顯示技術,不需要背景光源,因此沒有視角和亮度均勻性問題。而三色熒光粉共用同一個等離子管的設計也使其避免了聚焦和匯聚問題。松下因此實現了36億色顯示,先鋒則播放出57億色的圖像。
等離子之所以適合大尺寸屏幕,是因為制造方法比較簡單。盡管需要在玻璃底板上隔出極小的放電空間,但它只是將玻璃底板放到窯(燒制爐)內,與陶器的燒制類似,也因此不適合精細加工,所以很難生產出30英寸以下的產品。由于生產方法簡單,等離子電視的成本比液晶電視要低。
●圖像清晰穩定無閃爍
等離子電視(PDP)的畫面并不是利用傳統CRT電視的掃描方式構成影像,圖像清晰穩定無閃爍,長時間觀賞眼睛也不會疲勞。
PDP也沒有X射線輻射。
PDP采用的是完全的數字驅動方式,是真正的數字電視。從物理技術上講,PDP能實現全數字化信號處理,而傳統CRT電視和液晶(LCD)電視都必須通過模擬電壓來進行信息處理。在數字電視開通之后,等離子電視由于減少了模數轉換造成的失真,效果將大大優于CRT電視或背投。
等離子電視最突出的特點是在實現大屏幕的同時可以做到超薄,42英寸以上的產品通常可以將厚度控制在10厘米以內。輕薄的外形使其特別適合壁掛。而且等離子電視的屏幕越大,其圖像的景深和保真度就越高。
●較耗電、散熱多
等離子電視比較耗電,功率通常不低于300W.這是由于其特殊的工作原理,每一個等離子腔體都是一盞需要獨立供電的“小熒光燈”。一臺42英寸的PDP通常會有40萬個“熒光燈”同時工作,耗電之巨可想而知。此外,耗電必然會帶來發熱,有些等離子電視甚至要在機身內部安裝風扇協助散熱才可正常工作。
等離子另一弱勢是峰值亮度。雖然等離子的標稱值可達到1000cd/m2,但由于面板前面裝有濾光鏡使得亮度要大致衰減一半,但隨著將來濾光鏡陸續改為薄膜式,亮度有望提升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