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對于很多家庭來說,平板電視還是件奢侈品,但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液晶和等離子電視的普及速度將會像當年彩電取代黑白電視一樣迅速。
問題是,我們該選擇37英寸的液晶呢,還是應把42英寸的等離子抱回家。這是個兩難的選擇。
做小容易做大難
現在的液晶電視普遍是LCD(LiquidCrystal Display)制式。LCD液晶面板的結構有些類似于“夾心餅干”,我們可以簡單地把它理解為在兩層玻璃中間,加入了一層液晶材料。
這層材料在加熱時為液態,冷卻時結晶為固態,這就是液晶的特性。LCD也正是基于這種特性,當外界環境變化時,它的分子結構就會變化,從而實現通過或者阻擋光線的目的,從而表現出不同的灰度與色彩。
通常在一塊液晶面板上會設置幾百萬個晶體管,這對精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對于大尺寸的液晶電視,要想將液晶分子毫無誤差地鋪到整個屏幕上非常困難。因此,目前液晶電視的最大尺寸僅為65英寸,而主流產品普遍維持在30英寸左右。
雖然很難做大,但液晶卻可以實現很小的屏幕。從計算器、電子手表到手機、空調上的顯示屏,基本都是采用液晶屏幕。
●機身更輕薄
液晶電視具有很多適合人們使用的優點:畫面色彩還原效果好;電磁輻射很小,對人體安全無害,且保密性好;沒有眩光,眼睛不會感到勞累干澀等。
液晶電視圖像清晰度高,很容易達到1024×758像素;機身輕薄比等離子更有優勢,厚度在4厘米以內,僅有等離子電視的1/2-1/3.
液晶電視的另一個強項是使用壽命長,一般能達到50000小時以上,按一天使用8小時計算,可使用17年。此外,液晶電視采用逐行掃描與點陣成像,圖像無閃爍,不會對人眼造成傷害。21英寸液晶電視功率為40瓦,30英寸為120瓦,功耗也低很多。
●偶見“拖尾”現象
液晶最大的致命傷就是響應時間,快速響應是液晶顯示器動態顯示的“試金石”。利用人眼存在“視覺殘留”的現象,每張畫面顯示的時間需要小于40ms.因此,高于40ms的顯示器便會出現明顯的“拖尾”或者“殘影”現象。
液晶電視目前的主流尺寸還停留在40英寸以下級別,這與等離子還存有一定差距。此外,大屏幕液晶電視更容易暴露出亮度不均勻的情況,也就是“漏光”。尤其是在我們關閉室內燈光欣賞DVD大片時,屏幕漏光的地方會使昏暗場景下的畫面變得不那么賞心悅目,這一點對于液晶產品而言,要比亮度、響應時間等指標更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而且它也從來不會出現在產品的規格指標中。
此外,LCD黑屏顯示也不如等離子或CRT顯示器那樣好。目前,LCD的最低亮度為1.5-2nit,而CRT顯示器最低值則為0.2nit.在正常的室內光線環境下,偏亮的黑屏并不會引起我們的注意,但是光線一旦暗下來,就會在屏上很明顯地表現出來。
「技術原理」
做大容易做小難
現在的等離子電視普遍是PDP(PlasmaDisplay Panel)制式。PDP是一種利用氣體放電的顯示技術,工作原理與日光燈很相似。
它采用等離子管作為發光元件,屏幕上每一個等離子管對應一個像素。屏幕以玻璃作為基板,基板間隔一定距離,四周經氣密性封接形成一個個放電空間,放電空間內充入氖、氙等混合惰性氣體作為工作媒質。當向電極上加入電壓,放電空間內的混合氣體便發生等離子體放電現象。由放電產生紫外線,紫外線激發涂有熒光粉的熒光屏,熒光屏發射出可見光,顯現出圖像。
PDP是一種自發光顯示技術,不需要背景光源,因此沒有視角和亮度均勻性問題。而三色熒光粉共用同一個等離子管的設計也使其避免了聚焦和匯聚問題。松下因此實現了36億色顯示,先鋒則播放出57億色的圖像。
等離子之所以適合大尺寸屏幕,是因為制造方法比較簡單。盡管需要在玻璃底板上隔出極小的放電空間,但它只是將玻璃底板放到窯(燒制爐)內,與陶器的燒制類似,也因此不適合精細加工,所以很難生產出30英寸以下的產品。由于生產方法簡單,等離子電視的成本比液晶電視要低。
●圖像清晰穩定無閃爍
等離子電視(PDP)的畫面并不是利用傳統CRT電視的掃描方式構成影像,圖像清晰穩定無閃爍,長時間觀賞眼睛也不會疲勞。
PDP也沒有X射線輻射。
PDP采用的是完全的數字驅動方式,是真正的數字電視。從物理技術上講,PDP能實現全數字化信號處理,而傳統CRT電視和液晶(LCD)電視都必須通過模擬電壓來進行信息處理。在數字電視開通之后,等離子電視由于減少了模數轉換造成的失真,效果將大大優于CRT電視或背投。
等離子電視最突出的特點是在實現大屏幕的同時可以做到超薄,42英寸以上的產品通?梢詫⒑穸瓤刂圃10厘米以內。輕薄的外形使其特別適合壁掛。而且等離子電視的屏幕越大,其圖像的景深和保真度就越高。
●較耗電、散熱多
等離子電視比較耗電,功率通常不低于300W.這是由于其特殊的工作原理,每一個等離子腔體都是一盞需要獨立供電的“小熒光燈”。一臺42英寸的PDP通常會有40萬個“熒光燈”同時工作,耗電之巨可想而知。此外,耗電必然會帶來發熱,有些等離子電視甚至要在機身內部安裝風扇協助散熱才可正常工作。
等離子另一弱勢是峰值亮度。雖然等離子的標稱值可達到1000cd/m2,但由于面板前面裝有濾光鏡使得亮度要大致衰減一半,但隨著將來濾光鏡陸續改為薄膜式,亮度有望提升20%以上。
新歡LED,液晶電視新寵兒 舊愛 傳統顯像管電視并非一無是處
LED,液晶電視新寵兒
對比度更高、更節能、更環保、壽命更長
說來說去,等離子和液晶電視可謂各有優劣。如果能把液晶和等離子的優點結合起來,摒棄各自的缺點,豈不就能實現最為完美的效果?事實上,這并不是不可跨越的技術門檻。
目前,LCD液晶電視只能通過光源的照射顯示圖像,自己無法發光,但一種新型的LED(lightemitting diode)背光技術已經開始運用于液晶電視生產。LED電視采用發光二極管代替傳統冷陰極熒光管(CCFL)作為背光光源。
目前世界范圍內能夠研發制造LED背光燈液晶電視的品牌不過兩三個。據國內目前惟一投產LED電視的夏新新聞發言人王制全介紹,采用LED燈作為液晶電視的背光光源,將大大提升液晶電視的綜合品質,顏色更加豐富艷麗,對比度更高,甚至可以達到最新的等離子電視的對比度。
整機功率更小、省電節能,使用壽命高達10萬小時。
此外,由于LED背光沒有CCFL背光所需的水銀,非常適合綠色環保要求。
傳統顯像管電視并非一無是處
自從世界上有了電視后,CRT(顯像管)電視就一直是市場的主流。近年來雖然各種顯示新技術不斷出現,但無論是在國外還是在國內,由于價格低廉、技術成熟、經久耐用,傳統CRT電視仍然占據著絕大部分市場和絕大部分家庭的客廳。
CRT電視的工作原理是由電視內部的陰極射線管發出電子,通過電場加速和磁場定位后,打到屏幕上的熒光物質上,使其發光,最終形成可視的畫面。相比液晶、等離子等新型電視,CRT電視仍然具有不少優點:從價格上來說,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CRT電視生產國之一,各種配件都可以自己生產,低廉的生產成本使CRT電視價格比LCD、PDP電視便宜不少。
從耐用程度上來說,CRT電視技術成熟,可以說是最不容易損壞的電視。就算壞了,市場上各種配件齊全,維修費用也不會太高。
平板電視維修昂貴
目前,專門針對平板電視的三包條款尚未出臺。據中國家用電器維修協會副秘書長郭赤兵介紹,一般來說,液晶電視使用3萬小時需更換熒光燈管,費用約數千元,而等離子電視出現問題就屬于不可逆損壞,整塊屏幕都需要更換。
PDP色彩更艷麗
據國家數字電視標準組組長劉全恩介紹,等離子電視在對比度、響應時間、色彩重現度、大視角色偏等參數都具有明顯的優勢。對比度標稱值可達10000∶1以上,經過濾光鏡衰減后至少也可以有5000∶1以上,畫面的層次感要好過任何其他的電視技術。響應時間則屬于微妙級別,看動態畫面完全沒有拖尾現象,畫面很流暢。色彩重現度的高低決定了電視畫面與原景物色彩的相似度,PDP電視普遍可以達到90%以上,色彩艷麗而逼真,而LCD電視由于是通過背光源發光,色彩重現度相對較低一些。PDP和LCD電視雖然視角都可以到170度,但是LCD電視在大偏角觀看時,畫面會有偏色現象,而PDP則無此問題。
LCD已無視角問題
對于液晶電視,過去總是在強調其可視視角、響應時間等問題,但LCD技術發展到目前的階段,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些問題。據松下家電公司副總裁繁實建史介紹,包括以IPS、MVA為首的廣視角技術已經在LCDTV身上得到了廣泛應用。而在搭載了相應的廣視角技術后,對LCD可視角度的改觀可謂立竿見影,我們無論從哪個方向去觀察屏幕,都不再有從前的那種“污濁”之感,LCD的軟肋就此根除,廣視角的魅力也正在于此。而對于響應時間,今天絕大多數液晶電視都采用了16毫秒的液晶面板,也完全可以提供足夠流暢的視頻畫面。
量屋買機
各種電視的合理觀看距離都是彩電尺寸的4倍左右。例如,你家買的是20英寸(合50.8cm)的電視,觀看的距離最好是20英寸的4倍,也就是距離電視屏幕2米多一點的位置比較合適。因此,在你買電視前,建議先看看下面關于各種尺寸電視的合理觀看距離。
電視機合理觀看距離15英寸1.52米17英寸1.73米20英寸2.03米21英寸2.13米25英寸2.54米29英寸2.95米30英寸3.05米34英寸3.45米42英寸4.27米43英寸4.37米45英寸4.57米50英寸5.08米55英寸5.59米60英寸6.10米70英寸7.1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