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平板電視市場異常的火爆,國內外各種品牌的不同型號,琳瑯滿目的商品讓消費者挑花了眼睛。然而畢竟現在的電視市場是供大于求,為了取得更大的銷量,廠家和商家采取了花樣百出的手段,各式各樣的降價促銷,能騙一個是一個。在購買之前,商家都將產品形容得完美無缺,許多沒聽說過的概念吹得天花亂墜,信誓旦旦地保證出現任何問題都可以解決,一旦消費者交錢走人之后,再去找到他們就不那么好說話了。很多消費者在購買之前,對平板電視的了解不夠,而在購買的時候過多相信商家的宣傳,結果最后落入商家的圈套,那么作為消費者到底應該如何去應對呢?
花言巧語,手段多樣令人防不勝防
有過購買平板電視的消費者對促銷員的本領都深有體會,對產品滔滔不絕的宣傳,各種專業名詞讓消費者摸不著頭腦,同時偷換概念,甚至是干脆是錯誤的宣傳,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把糊里糊涂消費者框進去了。除非是具有一定專業水準的消費者,要不然這些花樣百出的手段還真的是防不勝防,難道消費者就真的沒有什么辦法了嗎?當然不是,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想和這些“身經百戰”的商家過招,就要看看他們到底有何手段。
和商家較量可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稍不注意就會落入圈套 |
偷梁換柱,這是商家經常用到的“絕學”之一。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偷換概念,購買液晶電視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分辨率、對比度、響應時間這幾大參數,商家通常都會想盡辦法將產品的參數變得更高。比方說通常所指的分辨率是只物理分辨率,這和液晶面板的本身性質有關,而商家向消費者宣傳的最大分辨率,是畫面通過技術手段處理之后得到分辨率的最大值,像42英寸的液晶電視,物理分辨率一般都是1366×768,這是才是具有參考性的數值,而最大分辨率能達到1920×1080,清晰度整整高出了一倍。對比度在商家口中變成了動態對比度,數值高出原先幾倍;響應時間成了灰階響應時間,又縮短了一半以上,這些概念從表面上看區別并不大,而改變之后就不具備參考性。
瞞天過海,這是好聽一點的說法,難聽一點就是欺騙。這招可謂百試不爽,大多數銷售員或多或少都會采用的方法,唯一的缺點就是得要看人才行,對不懂的消費者成功率相當高,對稍微有點知識的,這招就不那么好用了。這里不得不提到筆者的親身體驗,有次陪著堂弟一家去買平板電視,在到底選擇液晶還是等離子搖擺不定,某液晶電視的銷售員是這樣對筆者宣傳的,液晶電視幾乎全面優于等離子,不僅顏色更鮮艷,畫面更流暢穩定,功耗更低……而筆者問及為何覺得等離子畫面顏色表現更好時,得到的答復是,這是由于那些等離子展品剛使用不久,而等離子使用一段時間之后,顏色就會變淡,有蒙上灰塵的感覺,亮度也會越來越低,最后變成完全的黑屏,如此危言聳聽就連筆者都嚇了一跳,如果真的如這位銷售員所說,那等離子早就不會在市面上存在了。
暗渡陳倉,這一招通常用在對付消費者的提問。同樣一個問題,促銷員通常不會按照正確的解釋方法,而是采用了迂回戰術,得到截然不同的結論,最后達到“請君入甕”的目的。遠的就不提了,就說這次的夏普液晶采用臺灣液晶面板事件發生之后,很多消費者對外資液晶產品,特別是其中低端產品抱有很大的懷疑,因此當消費者問及到底某款夏普液晶采用的是何種面板時,促銷員對夏普的臺灣屏的解釋是,這款產品的面板是在臺灣進行生產切割,然后運回日本進行注入夏普技術,再運回中國組裝,是注入了夏普的技術的臺灣的奇美屏。筆者不禁疑惑,什么叫做注入技術,難道技術能像水一樣想灌就灌的嗎?很顯然,這種暗渡陳倉的做法最終還是為了蒙蔽消費者,掩蓋事實真相。
聲東擊西,這招就是讓消費者避重就輕,努力向消費者宣傳產品的優點,而想方設法掩蓋產品的缺點。這種辦法最典型的表現就是推崇電視的附加功能,消費者都知道,購買平板電視重點在于電視顯示效果和音質等本身,而有些商家就向消費者宣傳某款產品具備哪些其他功能,像什么USB功能、打印功能、無線藍波功能、調頻收音功能、內置讀卡器等等,當然筆者也不是說這些功能完全沒有用,只不過對于普通家庭來說,實用性并不大,促銷員宣傳這些功能讓消費者避重就輕,消費者過多注重那些華而不實功能,忽視了對電視顯示效果的追求,最后還是花冤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