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稱,只要購買并安裝一種特殊的機頂盒,不用交收視費,就可以收看包括央視以及全國各省衛視在內的118個臺。一些將信將疑的居民不禁思忖,難道天上真的掉下餡兒餅了?…詳情>>
國際金融危機在全球蔓延,對正在發展中的中國數字電視行業是阻礙,還是機會?很多專家認為雖然國際金融危機對數字電視產業的發展也會產生負面影響,比如企業融資困難、需求相對減少等,但同時也會使得中國數字電視產業重新思考出路,勢必產生一些新的、更具有生命力的運營模式。 …詳情>>
收看電視節目已經成為我們每天重要的生活內容,成為娛樂、接受新知識的重要方式。當人們越來越渴望看到更清晰的圖像和更豐富的內容時,科技已經迅速地把這些變為現實——模擬向數字轉換是全球電視產業的發展趨勢。…詳情>>
IPTV作為電視新展現形態的數字新媒體,日益被用戶所看重成為不可阻擋的大趨勢。與全球IPTV快速發展大趨勢一樣,隨著國內運營商IPTV試商用的地區與規模逐漸擴大以及廣大消費者對IPTV的認知程度不斷提高,在用戶規模總量偏小的基礎上,我國IPTV保持了穩定快速增長態勢,IPTV用戶總數已經從2003年的1.8萬、2004年的4.6萬增長到2007年的120.8萬。…詳情>>
日前,由中國電子報社評出的一年一度基礎電子業十大大事出爐,現在摘編于此,以饗讀者。建線升溫 液晶面板向高世代演進,面板拉動 液晶配套產業鏈取得突破,規模商用 地面衛星數字電視芯片趨于成熟 …詳情>>
據預測,2009年上市公司整體業績將下滑,基礎設施、零售、銀行等行業將保持增長,鋼鐵、資源、機械制造等行業業績將下滑。A股市場整體市盈率波動不大。…詳情>>
來自美國的金融風暴席卷全球。隨著虛擬經濟日益陷入被動自救之中,全球實體經濟已不能幸免于難。最先遭受沖擊的是那些還沒有足夠的時間積累起“過冬儲備”的新興產業。包括互聯網、高新技術以及高清播放器這樣的消費電子產業均難免面臨市場停頓和金融信貸壓力增大的局面。…詳情>>
2008年前三個季度國內有線機頂盒市場新增1338.6萬臺,相比去年增長200萬臺,有線雙向機頂盒增長速度加快,部分城市已經取代了單向成為平移主力,截止到今年9月,雙向機頂盒銷量達716.74萬臺,同比增長一倍有余.高清機頂盒相比去年也逐步增多,2008年國內的出貨量預計將達到10萬臺以上。…詳情>>
奧運成功了,輝煌而壯觀,但圍繞奧運的投資也引發了一系列的爭論。如3000億元人民幣為奧運的投入是否值得。而筆者由此想到,在IPTV的發展中,關于IPTV的投入和產出的經濟賬,也有著類似的爭論和誤區。…詳情>>
日前賽迪顧問發布的一份咨詢報告稱,國務院在今年1月下發的“1號文”對IPTV的發展收效甚微,上半年全國IPTV用戶總數僅為154.5萬。但這份報告同時樂觀預測,未來幾年內IPTV市場將處于平穩發展期,到2012年,中國IPTV用戶數將達到522.9萬,IPTV發展后市可期。…詳情>>
目前,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CCSA)IP與多媒體技術工作委員會(TC1)下的IPTV特別工作組已經起草或正在起草的IPTV標準有20多項,國內IPTV標準的制訂工作目前還是走在了國際同行的前列。那么,下一步中國的IPTV標準制訂工作將何去何從?它在中國邁向信息社會的過程中,如何適應人們對IPTV業務的需要?如何適應剛剛成立的工業和信息化部的發展目標呢?…詳情>>
IPTV產業發展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構成了增值業務發展的前提。增值業務不是簡單的照搬也不是虛擬的想像。不可唯技術論,而要唯用戶說。中國的IPTV產業還處在發展中,IPTV增值業務亦會是一條光明而曲折的探索之路,先驅和先烈并存的探索之路。…詳情>>
據易觀國際統計,北京奧運會為IPTV深入用戶開展體驗式營銷提供發展機遇,二季度中國IPTV累計用戶數達到170.8萬戶,環比增長30.2%。IPTV的高速增長給越來越多的用戶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人們看電視不再枯燥。…詳情>>
iSuppli公司認為,中國中央電視臺(CCTV)無力在北京奧運會之前在北京布署網絡電視(IPTV),表明該IPTV市場處于混亂無序的狀態,這種情形正在妨礙該技術在中國的發展。…詳情>>
各品牌液晶電視、等離子(PDP)和投影新機無不打著高清的旗號,藍光、倍線DVD、IPDVD、甚至是網絡播放器都憑借高清引領風尚。放眼望去,盡是高清LOGO、FullHD標志,配合著炫目的展臺、體驗場所,讓人眼花繚亂,莫不是,高清時代真的是來了?看高清電視,離我們還遠么?…詳情>>
有消息稱,首顆直播衛星除了將用1/3的資源向全國發送公益性的47套電視節目和47套廣播節目,其余2/3將用于發射其他多種類型的娛樂文化節目…詳情>>
2008年上半年,中國機頂盒市場銷量迎來井噴,賽迪顧問的調研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市場共銷售機頂盒1168.9萬臺,同比增長110.1%。機頂盒銷量的猛增…詳情>>
紐約大學(NYU)與索尼公司(下稱,索尼)通過在美國的個人娛樂業務運營部門,宣布成立索尼音頻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