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 LED背光和嶄新的RGB Mini/Micro LED背光產品,正在成為LED行業的新金礦。其持續發展緩解了LED行業多年來的價格下滑壓力,并部分抵消了美國貿易戰引發的全球市場波動,為LED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潛在的“蓄水池”。
新型背光彩電市場加速發展
據洛圖科技(RUNTO)最新發布的《中國電視市場品牌出貨月度追蹤》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市場Mini LED電視的銷量同比增幅高達520.4%。
高增長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是,Mini LED技術電視產品均價下降,入門級產品供給量增加,5000元以下價位產品成為主要爆發點,過去5年Mini LED電視均價下滑近半。第二是,“國補”的延續和加碼,驅動了消費市場的增長,讓2025年一季度市場氛圍高端活躍。
此外,研究認為,大尺寸化的普及,例如8000+價位的百英寸產品出現等,也極大提升了彩電市場的消費和技術迭代熱情。一方面,消費者換新彩電,更有的放矢,大尺寸、類紙屏、超黑屏等帶來了體驗感的全新提升;另一方面,大尺寸上,包括4K、HDR等效果的提升更為直觀,配備Mini LED分區背光的體驗價值更高。
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75英寸市場占比21.5%,穩居銷量第一的位置;同時85英寸和100英寸的銷量份額分別達到9.5%和1.4%,同比提升2.8和0.9個百分點。75英寸及以上銷量占比幾乎達到三分之一,其中百英寸產品增幅更高達154.6%,凸顯大尺寸的行業發展與消費趨勢。
基于良好的開局,洛圖科技預測, 2025年中國市場Mini LED電視銷量有望超過900萬臺,滲透率接近30%。對比而言,洛圖科技(RUNTO)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Mini LED電視出貨量為785萬臺,較2023年的425萬臺增長84.7%。其中,我國市場銷量達416萬臺,同比增幅高達352.2%,產品滲透率達到11.6%。
除了電視產品上Mini LED技術加速發展之外,包括車載顯示、PC顯示、NB顯示上,Mini LED技術也都在取得高速成長的成績。
Mini LED顯示產品的持續增長,大幅提升了LED芯片等元器件的需求量。理論上,Mini LED每一個分區可以使用1顆燈珠實現,但是實際上為了達到比較好的效果,每個分區往往使用4顆燈珠,甚至8顆燈珠。這讓液晶顯示背光LED燈珠使用量從傳統背光的數十顆到數百顆不等,上升到數千顆、乃至數萬顆。2024年康佳打造的兩萬+分區110吋Mini LED A8 PRO電視,則將彩電LED燈珠需求數量級推升到新高點。
業內人士表示,液晶顯示進入Mini LED時代,Mini LED產品持續普及化,至少會帶來LED背光燈珠和驅動IC消耗10倍的增長。隨著Mini LED技術的迭代,這個增幅還會增加。
Mini LED技術迭代,未來技術格局初現
2025年春季,海信在全球市場推出RGB Mini LED電視產品,首次將液晶背光技術從黑白帶入彩色時代。RGB HDR彩色調光技術,進一步提升了液晶顯示產品的體驗天花板,并帶來至少2成以上的動態節能性能提升。
在海信之后,三星也發布了自己的彩色調光背光技術:RGB Micro LED背光新系列產品。區別于海信的Mini技術,Micro技術的LED晶體尺寸更小,因此達到同等亮度需要的LED晶體顆粒數會更高。同時,索尼也表示2026年將推出RGB彩色調光背光產品、TCL也展示了相應技術。業內人士認為,三星、海信、TCL等全球彩電三甲品牌,悉數布局RGB彩色調光背光技術,證明彩電背光進入彩色時代將是未來的大趨勢。
RGB調光的優勢不僅體現在色彩等性能提升,也體現在更高的動態節能水平上。這至少為該技術的普及推廣提供了體驗效果升級和低碳環保兩大價值基石。同時,在Mini LED技術產品走向普及和價格持續下降的趨勢下,RGB彩色調光產品也為下一代高端產品提供了“足夠的技術差異和標簽性價值”。
液晶背光進入RGB時代后,LED晶體顆粒的使用量至少增加了三倍,并且也需求更多的驅動IC。同時,液晶背光從主要需求藍光LED進入需求RGB三原色產品的新時代。這些變化都有利于LED行業的高質量成長。
對于未來LCD背光產業的發展,有觀點認為,大規模的普及Mini LED,并在高端實現RGB Mini/Micro LED是一個可以想象的路線圖。此外,HDR分區數量不斷提升也是重要的發展和普及方向。結合大尺寸彩電的普及,也需求更多的背光源組件,這將為LED背光行業帶來質量、數量的雙豐收,推動LED背光產業加速迭代。
LED背光行業進入“甜蜜期”
一個是大尺寸和分區背光顯示導致的LED晶體需求增加,一個是HDR動態調光、以及最新的彩色調光對IC驅動需求的提升,這兩者都將推動了LED背光行業持續成長。不過,在數量和質量升級之外,成本性競爭技術、微光學結構設計和封裝技術升級,也在成為熱點。
例如,COB燈條產品的出現,旨在解決可靠性的同時降低背光PCB燈背板成本;玻璃基板、鋁基板、柔性基板、透明基板等為背光提供包括散熱、集成和特殊應用等方面的優勢;AM驅動背光,乃至IC與LED一體封裝技術等的探索,提升集成效率并降低產品能耗……可見,液晶新型背光的發展,是一個創新度極高,并可以吸收LED產業幾乎所有最新技術進步成果的領域。
從目前的行業發展看,LED背光已經從“照明產業范疇”,向“更接近直顯”的方向發展。特別是RGB彩色調光的背光產品,某種角度看就是寬間距的LED直顯屏幕。眾多廠商也協同性布局直顯和新型背光兩大市場:例如,兆馳不僅是全球COB LED直顯的領軍者,也是COB背光的龍頭;惠科瀏陽90億元投資,不僅瞄準LED背光模組,也包括LED直顯產品。
對于液晶新型背光的產業發展,業內專業人士也提及“低碳環保”可能是另一個重大推動力。因為采用更多分區控制、尤其是RGB分區控制設計,能夠實現播放相同影片時更低的動態能耗。這一差異和傳統的非分區背光比,RGB彩色調光可能節能一半乃至更多。液晶大尺寸化發展是提升能耗的,而分區背光越是精細越能節能。兩者不僅在畫質上相輔相成,在低碳節能方面也形成了互補。未來如果顯示設備能耗強制標準升級,很可能有利于分區背光動態節能技術的加速落地。
所以,Mini LED背光產品的不斷發展,推升顯示技術高質量大尺寸低碳進步的同時,也深刻影響LED產業的進步:不僅在1.LED和驅動IC需求量上改變行業未來,在2.LED新型技術應用和創新上持續發展,也在3.LED行業競爭格局上創造新未來——LED直顯和LED背光的“界限日益模糊”,相關廠商相互進入對方領域,是必然趨勢。
綜上,液晶背光技術的持續升級,不僅為顯示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更成為LED產業轉型升級、拓寬潛能的關鍵驅動力。從Mini LED的快速普及到RGB彩色調光技術的突破,從大尺寸化趨勢到低碳節能需求的響應,隨著LED技術的更為成熟和成本下探,更多中國廠商將憑借技術迭代、市場敏銳度和當地產業鏈生態優勢,在全球產業鏈分工中進一步夯實領先位置,引領數字視界的“光彩”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