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投影光學顯示市場,分為“傳統投影儀顯示”和“新型車載顯示”兩大主要方向。雖然二者在產業鏈上高度相似,但是其中的企業采用的“供應鏈”方式卻“大不相同”。這導致,在美國關稅壁壘下,引發的全球供應鏈“混亂”中,兩者的應對能力截然不同。
投影行業,上游核心供應鏈單一
國內投影市場核心光閥器件主要有LCD和DLP兩類。其中,LCD以國內京東方為核心供應商,采用FAST LCD技術,優勢是成本低廉;劣勢是性能天花板明顯;市場主要集中在入門需求層。
DLP產品核心包括DMD微機電陣列光閥和驅動IC,全部由美國TI供應。產品特點是成本高,但是顯示性能優異,是高端應用,如高亮工程、數字影院放映、4K顯示的理想選擇;市場主要占據中端和高端市場。
由此可見,投影顯示上,LCD和DLP幾乎不具有應用上相互“替代性”。這也導致,LCD投影品牌,和DLP投影品牌分屬不同陣營。很少有企業能夠在LCD和DLP兩個技術線上都取得較大的市場份額。進而形成了以DLP產品為主的終端品牌企業對美國TI的高度依賴。
特朗普關稅戰的開啟,我國企業進口美國制造的DLP核心部件的成本有可能顯著增加。考慮到,大多數投影機是民用消費品,本就利潤微薄,終端品牌可能無力消化核心部件價格提升的影響。這將顯著改變我國專注于DLP投影產品的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國內企業還有一定的存貨,可以維持正常經營,但是長期看關稅戰已帶來風險:
即,即便出口市場可以依賴保稅政策豁免高額關稅;甚至內需市場也獲得特定豁免,這輪關稅沖擊,也讓企業意識到“雞蛋在一個籃子里”的潛在風險。更何況,美國供應鏈的可靠性通過這一輪關稅戰,已經“大打折扣”。美國將貿易問題武器化的做法,影響的是長期信用和供應鏈穩定性可靠性;三天兩頭使用的關稅工具和不斷變更的規則本身,從機會性風險向“逐漸累積成系統性風險”的可能轉變值得高度關注。這需要本土投影企業未雨綢繆。
HUD行業多元發展,自主性強
據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乘用車 HUD 標配搭載量,在2021年突破百萬臺、2023年突破200萬臺、2024年突破350萬臺(佐思新四化數據),呈現高速發展局面。
從核心技術選擇上,國內HUD市場在LCD、LCOS和DLP三大技術上也實現了均衡布局。其中,LCD技術主要特點是成本更低,滿足經濟型需求;DLP和LCOS產品性能更出色,滿足中高端和AR HUD需求。從應用角度看,LCOS和DLP的市場滿足力高度重疊,處于替代性競爭關系中。我國上游產業鏈則完全掌握LCD和LCOS核心技術與產能。
例如,AR HUD產品市占率在過去3年都是前三名的水晶光電,基于華為LCOS PGU成像模組等“根技術”的AR HUD整機產品方案,在應用體驗上已經證明LCOS技術“高端投影路徑”的可行性。2024年11月2日,晶帆光電重慶生產基地首張晶圓投產暨開業儀式在重慶團結湖數字經濟產業園舉行。這標志著世界第八條、中國第四條、重慶首條LCOS芯片封測批量生產線正式建成投用。
國內HUD市場在核心技術布局上的多元性,從一開始就決定了其對美國DLP供應的“低敏感性”。依靠本土自主的LCD和LCOS供應鏈,完全能夠滿足不同智駕等級的車載HUD應用。這一點與消費投影市場形成了鮮明對比。隨著華為海思、晶帆光電、豪威、長江力偉、芯鼎微等眾多優秀國產LCOS光閥芯片和解決方案不斷推出,定然會進一步改變投影光學產業鏈上游核心供給格局。特別是在美國關稅壁壘下,這一情勢將更為明確。
關稅戰下,投影行業內卷恐加劇
投影光學產業對成本高度敏感。特別是近年來行業價格持續下降下,這一趨勢更為明確。例如,2024年4K消費投影價格已經最低跌破4000元;AR-HUD也從最初的一個4000多元降至1000元以下。這決定了“關稅導致的成本增加”對于市場而言是高度敏感的。
洛圖科技預測,受制于美國關稅和小包裹關稅政策不確定、以及美國市場整體通脹風險影響,美國投影市場2025年恐很難進一步發展,甚至會出現消費衰退。其全球份額也將從此前的全球第二,衰退到全球第三,被西歐市場超越。美國發起的關稅戰,將可能拖累全球投影消費一半的增長潛能,再次將全球投影市場增幅拉低到5%以下的低水平。
同時,美國等海外市場的壓力,也會傳導回國內市場。作為全球最大的投影產品制造基地,國內大陸市場在2025年可能面臨更為內卷的競爭。這會進一步降低,終端產品對進口核心部件成本增長的吸收能力。據悉,如果考慮可能出現的100%以上關稅情況,4K投影機等產品成本將提升超千元,遠超行業凈利潤水平。結合,海外增長受阻,更多企業需要國內市場消化產品產能,將驅動行業企業“不得不選擇嶄新的低成本供應鏈”。
業內專家分析稱,雖然關稅戰暫時對美國供應鏈沖擊力可能比較大,但是這恰是本土供應鏈的機會。包括LCD、LCOS兩大技術,完全可以滿足國內投影產業從入門到高端的需求,幫助投影機行業進入“供應鏈風險更均衡”的新時代。
據悉,2024年開始,海思就已經聯合行業企業開始LCOS投影儀產品全國產化的產業鏈試點。2025年初,包括中光學等在內的產業鏈企業,打通了從核心器件、鏈路生態到終端整機的全部鏈條。國產LCOS產業體系,已經為投影市場的“換芯”準備好了“一切”。特別是在高速發展的4K技術上,LCOS有望依托更小的像素尺寸,在小型化、輕量化和普及性等需求上超越傳統DLP產品。LCOS技術還具有“原生4K”、“超高刷新”、“10000:1超高對比度”等核心性能優勢。其有望成為消費投影儀市場的新標桿。
例如,中光學、上海海思等聯合合作伙伴,共同開發的三片式光機自動配準技術,三片式的LCoS新型構架,實現了4K投影設計的新突破,經過鑒定為目前行業最小的原生4K光機。目前,中光學已經發布了3LCoS和1LCoS兩種光心架構,包含四色、三色、雙色多種光源體系的多個LCOS投影整機樣品。
綜上述,面對美國的關稅大戰,本土投影光學產業是有技術底氣、產業鏈準備的。依托完全國產鏈,打造“去風險”的投影光學產業競爭力,在投影儀、車載等市場,完成戰略性的供給側突破的時刻,正在關稅戰下“加速”到來。"風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瀾之間。 美國關稅戰看似是挑戰,實則是中國投影光學產業邁向高端化、自主化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