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7-28日,第六屆全球Mini/Micro LED顯示技術周暨CMMA第二屆第一次成員大會在廈門朗豪酒店盛大召開。會議期間,一場聚焦“AI終端與微顯示”的高質量閉門研討會引起了業內廣泛關注。本次會議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Mini/Micro LED顯示產業分會(CMMA) 硅基微顯示專項工作組組長單位南京芯視元電子有限公司主辦,AR圈協辦。
會議聯動產業界、學術界、政府與投資機構,來自廈門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郵電大學等高校及科研機構的近10位專家學者,來自產業界京東方、歌爾、立訊、康佳、中興、辰顯、努比亞、華燦、晶能、晶瑞、諾瓦星云、邁為、精測、至格、理湃、莫界、星紀魅族、星鑰半導體、君萬、熙泰、昀光、天宜微、豪威半導體、青禾晶元、智慧星空、點莘、視采、立琻、壹倍、南砂晶圓、芯視元等近50家企業的CEO、CTO、產品總監等70多位企業代表參會。此外,本次會議還吸引了來自廈門、南京、常州、揚州等地十多位政府投資基金負責人、政策研究領導參會。大家以主題分享、沙龍研討等輕松愉快的形式,圍繞AI與微顯示技術的融合發展展開熱烈討論,共話產業創新變革。
會議由芯視元總經理助理姚遠主持,會議伊始,他向到場的專家學者、行業精英表達了熱烈歡迎與衷心感謝,建議大家以本次研討會為契機,學習“浙江模式”,積極開展產業鏈協同創新。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Mini/Micro LED顯示產業分會(CMMA) 常務副會長王強發表致辭。他指出,我國新型顯示產業在政府政策支持與標準建設方面取得顯著成效,2025年,在DeepSeek的加持下,硅基微顯示有望實現規模化普及。鼓勵產業鏈上下游的伙伴們,打破壁壘,互通有無,相互協作,共同探索創新道路。
報告分享環節,來自東南大學的夏軍教授,以“AI終端與硅基微顯示產業發展機遇與挑戰”為主題,給大家分享了 AI終端與硅基微顯示領域的技術路徑、行業應用、市場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他指出當前AI技術與硅基微顯示技術的結合正推動智能終端邁向更高階的形態。
閉門討論環節,與會嘉賓圍繞 AI 終端與硅基微顯示行業發展的一系列前沿熱點議題,展開了一場思維碰撞、深度交融的熱烈探討。
AR眼鏡輕量化趨勢,MicroLED、MicroOLED、LCoS三種技術路線的機會點和挑戰分別在哪里?
MicroLED單片全彩的技術路線有哪些?量產的條件有哪些?預計何時會實現量產。
DeepSeek如何助力AR眼鏡發展?
碳化硅(SiC)光波導商業化進程中,在技術、成本和產業鏈等方面面臨哪些挑戰?
單層全彩光波導的量產化,面臨哪些技術與市場挑戰?
大尺寸MicroLED外延材料的商業化面臨哪些挑戰?預計何時會實現量產。
異質鍵合在微型顯示的光學結構上是否有應用機會或案例?
除了AR眼鏡外,硅基微顯示在其他哪些領域會有爆發性市場機會?
未來3-5年,哪些應用場景可能成為AI終端(智能機器人等)與微顯示結合的“爆點”?
主持人姚遠引入了新穎的研討形式,邀請DeepSeek在線參與議題的回答,參會嘉賓饒有興趣的與DeepSeek進行了思想與觀點的激情碰撞。來自MicroLED、MicroOLED、LCoS、人工智能、外延、光波導、碳化硅、AR終端、鍵合設備、檢測設備等產業鏈不同環節的專家學者、一線從業者們各抒己見,盡管技術路線和觀點有所差異,但是大家對產業發展的熱情和對未來預期的樂觀態度是一致的。
芯視元總經理何軍在LCoS、智能機器人等多個環節發表了自己的獨特見解。何軍指出,伴隨科技飛速發展,硅基微顯示技術與機器人產業結合前景廣闊,能夠為機器人視覺交互等關鍵領域帶來突破性變革,賦予機器人更為智能、高效的視覺感知與交互能力。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由于大家熱情忘我的討論,原定兩個小時的會議延長至四個多小時才結束,大家依然興致盎然,意猶未盡。會后大家自發共建微信交流群,線上研討永不停歇,大家相約明年再聚。
本次閉門交流會的成功舉辦,讓我們共同見證了AI終端與硅基微顯示技術的深度融合潛力,也看到了產業界協同創新的廣闊前景。我們深刻感受到,唯有打破技術壁壘、構建開放生態,才能讓AI與顯示的雙翼真正騰飛。
未來,芯視元與CMMA將繼續為AI終端及微顯示產業鏈企業搭建跨領域的溝通平臺,促進AI終端及微顯示產業之間的技術交流與產業協同,為各方探索新的合作模式與業務增長點提供契機。
AI終端及微顯示產業鏈緊密合作,協同創新,催生更多創新產品與應用場景,推動AI終端及微顯示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