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晚,公司正式對外發布了半年度業績預告,以卓越的成績單展現了強勁的增長動力與盈利能力,預計2024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區間為4億元至4.5億元,同比實現了驚人的125.45%至153.64%的高速增長。更為亮眼的是,扣非凈利潤預計將達到3.8億元至4.2億元,同比增速更是飆升至243.47%至279.62%,彰顯了公司主營業務的強勁盈利能力和降本增效工作取得的良好成績。
業績增長原因
1、聚焦戰略、優化資源配置、加強內部管理等舉措構建內在競爭力,積極應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
2、鎖定并深耕高價值項目,持續優化產品、市場和客戶結構,提升產品競爭力和盈利空間,增強頭部優勢。
3、降本增效工作取得的顯著成效。
為了向廣大投資者們詳細解讀公司半年度業績預告,公司于7月12日下午15:30以線上視頻會議形式召開業績說明會,公司董事長林敏、董事兼總經理王震宇、董事兼副總經理劉風雷、董事兼副總經理李夏云、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鄭萍、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韓莉出席了本次會議,吸引了超過400名投資者熱情參與。
會上,公司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韓莉女士以其專業的視角和生動的語言,深入剖析了公司半年度的經營亮點,詳細闡述了公司競爭力顯著提升的內在邏輯與成長動能轉換的關鍵所在。隨著AI時代的全面到來,光學領域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公司正積極把握這一歷史契機,加速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力求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
同時,針對實控人這一突發事件,公司高層展現出了高度的透明度和責任感。管理層不僅直接回應了投資者的關切,還從控股股東持股情況、公司治理架構、日常經營管理等多個維度進行了全面剖析,明確指出這一突發事件不會對公司的發展戰略、業務運營及未來前景產生任何實質性影響。這一坦誠而堅定的表態,有效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與歸屬感。
在隨后的互動問答環節,線上投資者們積極參與,公司高層耐心傾聽并逐一解答了關于客戶合作、核心產品進展、技術難題攻克、車載及AR業務布局等多個方面的疑問,展現了公司團隊的專業素養與對投資者負責的態度。以下是Q&A精選:
Q:請問北美大客戶在光學是否會持續升級,公司為大客戶配套的產品品類和份額是否還有提升的可能性?
A:過去北美大客戶一直是水晶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在合作上有以下幾點值得各位投資者朋友關注:第一,涂覆濾片產品,北美大客戶在過去已經完成前攝后攝的全升級,國產化具有巨大的市場空間,目前公司已經獲取直接大客戶合作的機會,實現供應鏈的突破為客戶提供有競爭力方案,成長空間值得展望;第二,四重反射棱鏡產品我們已經看到24年機型的下沉,相信這款新產品未來將持續為我們帶來較好的業績支撐;第三,薄膜光學面板,公司將繼續保持競爭力,作為未來重要的業務基石,通過降本增效保持穩定增長;第四,AI引進、人工智能的發展,智能感知一定會為光學帶來更多需求,相信人工智能會帶來更多光學升級的想象空間。
Q: 在反射光波導方案大批量量產中,是否還會有競爭力的對手?
A:首先AI大模型推動了AR產業的發展,相信是大家的共識。全球的科技巨頭全方位投入硬件升級,硬件會迅速成熟,AR眼鏡作為AI最佳的載體可能從智能手機的伴侶逐步到暢想的替代智能手機的場景。現在智能手機市場十多億部的市場量級,而AR眼鏡的市場需求發展到十億量級一定需要時間。在這樣的市場體量下,我們認為很大可能是會多種技術路線并行或者串行,我們也很樂意看到友商共同成長。水晶的核心優勢一直是大規模量產制造,而反射光波導高性價比、大規模的全球性的量產難題我們希望在1-2年能夠得到突破。當然衍射光波導的布局我們也進行了很多年,我們會繼續沉淀。除此以外,在AR眼鏡時代除了價值量很高的波導片,也要用到大量的手機上的傳感元件,在元宇宙光學領域,手機元器件的平移應用會順暢地啟動。因此AR眼鏡時代水晶已取得很好的戰略卡位,無論反射光波導還是衍射光波導水晶都會保持持續關注。
Q: 二季度公司微棱鏡業務增長是源于客戶提前備貨還是自身份額的提升?
A:去年開始微棱鏡產品開始量產,但是量產節奏較晚,今年供應鏈已經成熟,量產提前,因此微棱鏡業務在二季度的銷售中就有體現。在份額上公司一直是微棱鏡的第一大供應商,今年份額也會有所提升。
Q: 對于微棱鏡技術,請問未來大客戶技術的確定性如何?是否有升級的可能性?
A:大客戶對微棱鏡規劃非常充分,現在量產的產品也是在幾年前就已經在配合客戶開發,后續的技術路徑也已經在規劃。微棱鏡可以實現遠距離拍攝的清晰成像,但是產品的性能還有持續優化和迭代的空間,目前可以看到25年不會有很大的變化,未來幾年還需要持續跟進。產品的優化和迭代對技術開發能力要求非常高,可能有非常大的挑戰,但是相信未來在技術迭代上我們能夠跟上并承擔大批量量產。對于安卓的潛望式棱鏡我們也將保持持續關注。
Q:請問關于光波導公司是否有可能除了制造和代工,向解決方案延伸?
A:水晶在光波導的研究從一開始就不是單純的制造商。事實上水晶在光機設計和光學設計有全套經驗的,2009年我們就通過光機的代工切入AR領域,到現在我們有能力做光機,更有能力做光波導。但是我們認為反射光波導要成為未來的主流技術,它的大規模、高效率、低成本、高質量的量產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這個難題必須先解決,但是在解決這個的同時,事實上在對材料、設計、光機以及整個光學系統設計水晶從沒有停止,只不過當前要先把量產的難題解決。事實上我們對反射、衍射的研究是全方位的。
Q: 請問公司車載業務對海外市場的定位如何?公司怎么看AR-HUD后續技術路線的迭代升級?
A:水晶進入車載業務領域僅僅3年時間,但是我們成長很快。水晶做AR-HUD的初衷做更高層次的技術,并在AR-HUD的基礎上降維打擊做W-HUD,這是我們的底層思考。我們認為AR-HUD將會成為汽車的標配,車載業務成長為水晶AR大格局的分支。因此對于海外客戶的開拓我們非常重視。前兩周我們也被邀請到海外客戶的全球供應商大會,上千家供應商只有50家被邀請,全球供應商中只有15名被提及,這之中就有我們水晶。和客戶接觸短短一年時間就取得客戶的高度認可,是由于水晶在品牌、服務、技術方面的卓越貢獻。我們也得到了德國、日本等大客戶的邀請,參與他們的競標。但是汽車領域和消費電子不一樣,項目轉定點的確需要時間,大家可以對車載業務的進展保持持續關注。
對于技術路徑,目前還是以TFT方案為主,但是未來LCOS等高端方案的AR-HUD我們都會參與其中。對于技術路徑的升級,我們要解決客戶幾個痛點,比如尺寸限制、3D效果等等,這些在未來技術升級上都已經有所規劃。
總結一下,對于車載業務我們的結構進一步優化,包括我們的客戶結構和技術結構。當前車載國內市場內卷,但是我們依然對車載業務的長遠發展具備信心,對供應鏈降本具備信心,并且對HUD滲透率的提升保持信心。
Q: 請問公司近兩年的資本開支情況?5%-6%的研發費用率能否支撐公司的研發需求?
A:2024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已經披露,公司扣非凈利潤增速遠大于凈利潤增長,主要是消費電子產業鏈正在復蘇,成長趨勢明顯。去年全年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大概為8%左右,高于往年的平均水平,主要是由于微棱鏡項目的研發投入。到今年一季度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大約為6%,回復了較為正常的水平。今年在降本增效大基調下,我們研發費用率控制在5%-6%,但是對重點項目依舊保持飽和投入,特別是在一號工程上的投入。但是對公司存量的傳統業務,通過內部挖掘,我們對存量業務的投入相對是比較克制的。所以總體來講,我們的研發費用和資本性開支,我們要科學控制投入比例,但是總體預算上有所控制。
Q: 請問光波導的量產是否有往海外企業轉移的風險?
A:水晶作為中國企業,在大批量量產能力上是有非常大的強有力優勢的,而反射光波導的卡脖子難題就是大規模、高性價比、低成本的量產性,當然全世界的公司都會共同參與解決這個難題,但是我們認為我們的技術沉淀和戰略卡位都具備較好的優勢。
Q: 對于微棱鏡技術,請問未來大客戶技術的確定性如何?是否有升級的可能性?
A:關于塑料棱鏡的問題,首先請各位投資者朋友們確認時間點,作為微棱鏡的核心供應商,24、25年的方案是很清晰,將延續23年供應鏈的格局和方案。目前我們了解到塑料棱鏡的進展還在開發階段,量產仍舊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而且即使在順利的情況,從研發到量產也要若干年時間。玻璃方案在材料性能上具有不可替代性,是塑料棱鏡無可比擬的優勢,因此在高端機種應用是具有非常高確定性的。塑料棱鏡最大的優勢就是降本,但是隨著工藝進步和效率提升,玻璃微棱鏡的成本也會快速下降,未來在價格上我們也會去支持大客戶,那么塑料棱鏡的吸引力會進一步降低。綜合以上幾點,我們認為塑料棱鏡還非常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