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北京舉辦的“工程建設行業高峰會”吸引了眾多業內人士的關注。作為歐特克(Autodesk)的長期生態合作伙伴,DataMesh團隊積極參與,并深入介紹了公司在建筑工程與建設(AEC)場景下廣泛應用的數字孿生產品。DataMesh CTO鄔浩亦受邀出席平臺與生態論壇,在主題演講和圓桌討論環節分享了關于行業趨勢的深刻見解。
DataMesh CTO 鄔浩
行業數字化與精細化發展加速
面對當前經濟形勢下的不確定性,鄔浩指出,工程建設行業不再能像以往那樣粗放發展。項目減少、預算緊張、勞動力短缺等問題愈發突出,這意味著行業需要更為謹慎和高效的管理方式。當然,這也帶來了新的機遇。鄔浩認為,數字化轉型是建筑行業的必然選擇,而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在此過程中將發揮關鍵作用。
BIM的應用及其價值闡釋
過去,許多從業者對BIM持保守態度。但隨著資源緊縮和效率壓力的加劇,企業迫切需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鑒于此,通過數字化轉型來實現行業精細化運營已成為不可或缺的選項。特別是在長周期項目中,BIM和數字孿生的作用更為明顯。DataMesh在全球范圍內的市場觀察顯示,新加坡和日本等地區正在逐步推進存量建筑的數字化轉型。與此同時,國內也在積極推動建筑工程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鄔浩表示,這一趨勢不僅在中國,而且在全球范圍內都將持續推進,例如新加坡建設局(BCA)提出的綠色建筑標志(Green Mark)認證以及國內新質生產力對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要求。可見,BIM和數字孿生在AEC領域進一步發展是大勢所趨。
打造建筑工業元宇宙,BIM+數字孿生至關重要
在建筑領域的數字化進程中,BIM和數字孿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鄔浩分享道,BIM在設計、施工和運維階段都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在生命周期長達數十年的運維階段。然而,單純依靠BIM數據無法支撐實際運維業務,需要借助各種技術,將BIM數據擴展為可支持業務的數字孿生數據,以輔助各種運維業務執行工作。在此過程中,歐特克的BIM平臺為行業數字化提供了基礎支持,而DataMesh則進一步利用基于此的BIM數據構建數字孿生,為建筑項目的全生命周期提供持續支持,并以此為基礎與海內外建筑商、承建商等合作,交付各種創新的建筑數字孿生平臺,優化工程建設工作流程和體驗。
FactVerse:支持企業級創新的數字孿生中臺
他還強調,數字孿生的價值不應僅體現在展示,更重要的是為精細化發展提供支持。當前,DataMesh在賦能設計和施工階段已經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利用BIM構建數字孿生平臺,進而通過DataMesh Director(3D+XR流程設計與培訓平臺)、Inspector(XR巡檢監理工具)為建筑工人、監理等提供現場模擬和驗收工具,從而優化工作流程,提升流程溝通與執行效率。
介紹DataMesh新一代數字孿生
加強生態合作,促進行業轉型升級,惠及一線人員
隨著數字孿生技術的發展,DataMesh積極與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打造高價值的數字孿生平臺。公司以DataMesh產品作為數字孿生中臺,連接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形成最終服務客戶的業務邏輯。
例如,DataMesh與Autodesk Platform Services(APS)等上游平臺合作,利用APS在BIM數據構建與處理等方面的卓越表現,為DataMesh平臺創建數字孿生提供重要支持。DataMesh還與源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蔡亦漁教授團隊的初創企業CHiLX簽署了諒解備忘錄(MOU),雙方共同推動iScan2BIM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加速建筑工程、設施運維管理等領域的數字化進程。與此同時,DataMesh也在尋找各種行業下游合作伙伴,以期構建可覆蓋更多業務場景的數字孿生系統。
就當前行業熱點交流探討
在平臺能力拓展中,人工智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鄔浩認為,雖然AI在自然語言交互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精確的、專業的工作仍需要專業的工具和知識庫的支持以及人員的決策。大語言模型可以作為一種虛擬助手(例如,DataMesh FactVerse AI基于大語言模型,讓企業用戶可以打造私有知識庫,快速構建具備對話和文本生成能力的知識圖譜平臺),提升工作效率,但實際操作仍需一線員工的參與。鄔浩認為,技術利用的核心基礎是企業對人效提升的追求。他強調了對一線工人的重視,認為一線人員工作效率提升對企業來說具有巨大的意義,而數字孿生技術理應首先服務于一線產業工人。
鄔浩總結道:
“我們一直堅持要做有用的數字孿生,這是我們的長期堅持——要惠及一線產業工人,而不是數字孿生作為好看的擺設。”
通過與合作伙伴的緊密合作,DataMesh正在推動行業轉型升級,打造能夠賦能企業降本增效的平臺并幫助一線人員提升能力,在助力工程建設更加數字化的道路上穩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