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K/8K為核心的超高清顯示產業發展趨勢下,微間距市場的發展前景和市場需求潛力巨大,而隨著點間距的不斷縮小,產品良率、工藝難度和成本成為了技術能否產業化的主要瓶頸。
MIP(Mini/Micro LED in Package)封裝技術是將Mini/Micro LED芯片進行芯片級封裝,切割成單顆器件,再進行分光混光,最后進行貼片工藝或屏體表面覆膜,完成顯示屏的制作。MIP作為一種新的獨立器件封裝結構,可完美繼承“表貼”工藝,并隨著Mini/Micro LED芯片價格的不斷降低,有力推動微間距市場向低成本的技術迭代。
國星光電是最早布局MIP系列產品的封裝企業之一,產品布局分為IMD系列和CHIP系列兩個方向,產品適用間距涵蓋P0.6-P2.6,滿足固裝、租賃等不同應用領域需求。
MIP布局底層邏輯如下:
一.產業化成本優勢
1 | MIP扇出封裝架構通過“放大”引腳,載板精度要求比COB低,載板生產良率更高;相比COB直接將芯片貼裝在線路板上,MIP降低了模組PCB板制造、貼片難度,工藝難度更低,成本更低。
2| 不破壞行業分工,MIP產業鏈利益分配涇渭分明。
3 | MIP和SMD一脈相承,能夠沿用SMD生產設備,工藝穩定,設備變量小,無須重資產投入;COB則需單獨投資生產線,要求較大的資本投資,且工藝變化大,容易造成設備投資浪費。
4 | MIP器件屬于分立式器件,降低了下游的維護成本,更方便維修,對于不良點只需更換單顆器件,降低維護成本的同時還降低了維護難度。
5 | MIP器件在整個產業鏈中擁有更好的適配性,應用更加靈活,可根據客戶需求制定不同的產品方案,能夠兼容當前設備和下游貼裝設備,更具產業化優勢。
二.設計差異化優勢
1 | 模組可自由選擇面板形式(GOB)或分立貼裝形式,實現各種應用場景覆蓋。
2 | 可疊加虛擬像素技術,打破實像素極限,最低可實現P0.39間距顯示效果。
3 | 設計差異化,可按照性能要求搭配不同IC、PCB等材料,實現多樣化方案。
三.產品技術優勢
MIP-CHIP系列產品
目前,國星MIP-CHIP系列產品布局有:MIP0404、MIP0606和MIP1010,重點布局在P0.6-P1.5間距,點間距應用更加靈活,通用性強,可作為標準化器件;可解決色彩一致性、亮暗線、色差等問題,后續可增加GOB工藝,進一步增強防護性,既能滿足客戶對COB的一切想象,又能摒棄COB的各種缺陷。
MIP-IMD系列產品
國星MIP-IMD系列沿用IMD集成結構,主要產品布局有:MIP-IMD07、MIP-IMD09、MIP-IMD12、MIP-IMD15、MIP-IMD19和MIP-IMD26,此產品系列通用于傳統SMD貼裝工藝,產業鏈布局更加成熟;多引腳的設計增大了貼裝面積,防磕性能和貼片效率大幅提升;產品結構上集合了SMD和COB的技術優點,可看作為小型化的COB,并且可100%分測分選,繼承分立器件外觀和顯示一致性好的優點,使得在屏廠端貼片的效果和色彩一致性良好。
MIP產品優勢
NATIONSTAR
四.未來可期
承接巨量技術的到來
隨著5G+8K技術日漸成熟,LED顯示行業已經進入超高清、微顯示時代,Micro LED 能夠實現更高對比度和更高像素密度,色彩豐富度和細節表現力更優異。巨量轉移技術是未來發展的關鍵一步,MIP可直接承接Micro LED巨量轉移技術。目前巨量轉移的良率約99.99%,COB由于整板芯片數量巨大,難以滿足高良率要求和克服修復技術難點,從而致使巨量轉移技術難以實現規模化應用。而MIP直接進行測試分選,具有降低點測分選難度和良率要求等多方面優勢,利用產業鏈成熟優勢加速Micro LED在直顯大屏領域的商業化進程。
總結
在更小間距、更大尺寸的終端顯示應用場景,MIP能規避良率、墨色一致性、檢測返修、成本等多方面的核心瓶頸,成為Micro LED顯示屏生產的理想選擇。國星光電RGB器件事業部現已達成MIP產品1000KK/月產能規模,有力承接Micro LED/Mini LED時代高質量發展拓展需求。
與此同時,國星光電產品布局全面,MIP的大規模量產,可與常規產品形成互相配合、相得益彰的優勢,形成組合拳,可滿足客戶在性能、價格、差異化等各個維度需求選擇。
▲P1.2及P0.9產品價格規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