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 LED的發展方興未艾,全彩化、巨量轉移良率、封裝測試等都是Micro LED成功量產并商業化路上的阻礙。近日,外媒報道日本名城大學與KAUST共同研發了像素密度為330PPI的單片疊層RGB氮化鎵銦(GaInN)Micro LED陣列,成為Micro LED全彩化技術上的又一新發展。
國內外Micro LED全彩化突破
據上述研究人員表示,該單片疊層RGB氮化鎵銦(GaInN)Micro LED陣列可應用在AR/VR/MR等頭戴智能設備上,這些設備所需的微米級像素顯示無法通過機械組裝技術制造,因此需要用到單片制造技術。
對于氮化鎵銦材料的應用,研究人員解釋到,雖然基于氮化鎵銦的LED在較長波長下遇到了較大的效率問題,但對于可見光譜里的紅光效率,氮化鎵銦已取得了新的進展。此外,相較常用的紅光LED材料磷化鋁鎵銦,氮化鎵銦LED的發光效率受Micro LED尺寸縮小的影響較小。
LED 多重堆疊結構的橫截面示意圖
除海外研究的新發展,五月份我國廈門大學也在Micro LED全彩顯示技術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研究團隊利用玻璃微孔陣列,將雙組分鈣鈦礦量子點應用于藍光Micro LED色轉換層中,從而實現紅藍光發光強度和穩定性的提升。這項研究從性能提升、工藝精簡方面“雙管齊下”,突破當前Micro LED紅光色轉換技術瓶頸,以更低成本實現了高質量Micro-LED全彩顯示效果,推動了我國Micro LED全彩顯示技術的產業化發展。
或成為AR/VR顛覆性革新
隨著國內外單片集成全彩Micro LED顯示技術快速成熟,將極大地推動AR行業的快速發展。
在過去LCoS、Micro OLED的亮度都無法滿足光波導鏡片的需求,但Micro LED微型顯示器兼具高分辨率、高像素密度、高亮度、低功耗等優勢,是光波導鏡片最佳的搭配。單片全彩集成Micro LED微型顯示器或將是AR眼鏡最重要的核心顯示技術。
UDE2023:鐳昱全彩Micro LED微顯示屏
在UDE2023上,鐳昱展出單片集成全彩化Micro LED微顯示屏,通過獨有的光學隔離結構,有效降低RGB顏色光串擾,進而實現了更高對比度和色彩飽和度,為未來消費級AR/VR眼鏡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