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投影的老大、老二約架了!”5月31日,亦是618購物季開始之后,智能投影圈出了件大事:即5月30日,堅果CPO“怒批”極米之后,鳳凰網科技官微組織了含極米、堅果、B站UP主和鳳凰科技官方主持人共同參與的網絡直播論戰,將這場“投影圈內卷大戰”推向新高度!
據微博數據顯示,該直播僅僅開始2分鐘,觀看觀眾就已經達到5萬人。這對于智能投影這一相對小眾的科技產品而言,是一個不小的數字,也讓堅果和極米之爭,成為了“自智能投影產品誕生以來,最受關注的行業輿情事件”!
技術爭議,誰最好“本無結論”
投影圈的技術之爭從來不是新鮮事情。大約10年前,愛普生和TI之間就有過一場“色彩亮度和亮度”的巨大爭議。而目前堅果和極米的爭議更多圍繞著極米剛剛發布的雙色光源技術智能投影與堅果去年底推出的三色激光光源技術智能投影,兩種產品光源特性展開。
筆者覺得,這輪的極米和堅果的爭議,與10年前愛普生和TI的亮度爭議擁有異曲同工的地方:
色彩亮度,以三原色測定方式進行,具有其嚴謹和準確性;而TI主導的DLP機型,很多數據投影機會在色輪中加入黃色色段(少數產品亦嘗試過直接增加白光色輪段),以此提升了白光亮度表現——而黃色色段,無法全面參與三原色視頻內容的準確色彩呈現。具有非三原色色段色輪的DLP機型,在測量三原色亮度構成的色彩亮度時,測試數值與其標稱亮度(即白光亮度)會有顯著差異。
10年前愛普生和TI的亮度爭議,看似是一個參數數據的爭議,但是本質卻是3LCD和DLP投影技術在相對優勢上的“卷爭”。其中,DLP采用黃色色段色輪的數據機型主要面向會議和教學市場,黃色色段可以在幾乎不提升成本的情況下,提升PPT等簡單內容的投影顯示亮度效果。同時,DLP技術也有專業的視頻投影機,即家庭影院投影機,并采用以三原色為基礎的色輪,包括三段三原色、六段三原色、以及六色(三原色和三補色),來保證亮度中和視頻內容中色彩的平衡。
或者說,單片式DLP投影機的亮度,更具不同的實用內容和場景,做了不同的技術取舍,實現了效果差異。這種原色色段的取舍,是3LCD不便于實現的技術。但是,3LCD天然的三片式原色,卻保證了其亮度測量下的色彩效果的平衡性,后者是視頻應用的基礎需求。
所以,結論是“沒有對錯的技術,只有適用于場景的技術”。如果只是簡單PPT顯示為主的數據投影,那么低成本提升白光亮度,體驗價值就是明確的;但是如果是看電影,那這么干就是缺斤短兩。
回到堅果和極米的光源爭議,其實也必須基于多個層面來分析:第一是,技術的發展方向是什么。第二是,技術趨勢與技術成熟度的關系。第三是,每一種技術的優缺點。第四是,消費者的實用需求和偏好。尤其是消費者的喜好、視覺偏好,更是很主觀的東西,必須結合到具體消費者才能有最終結論。類似的,對于以上四個問題的回答,不同人也會有主觀偏好,所謂的絕對客觀結論很難得出。
筆者作為一個20多年投影老玩家愿意給上文提的四個問題以自己主觀的答案:第一,光源的技術方向不是某種固定的技術,而是不斷追求最終呈現效果的完美,克服缺點放大優勢,需要不斷創新和嘗試、也要鼓勵創新和嘗試。第二,技術是動態發展的,是不斷完善的,今天的狀態不代表明天,昨天的不足不代表未來,如即便都是藍色激光器,今天的產品和10年前的也是不一樣的技術層次。第三,具體到某一產品的技術應用上,有優勢必然就有相對缺點,沒有完美的技術,也沒有可以徹底踩死別人的技術。第四,應用差異和個人選擇傾向是真實存在的。
特別是第四點,可以舉出很多例子:如LED和激光如此發達的今天,3000+亮度低成本應用汞燈依然是不錯的產品;三色激光、混合光源都是好東西,但是對于千元機的普及市場,兩者依然成本太高;會議市場中,在產品應用強度有限的公司里,超長壽的固態光源并不比新款長效汞燈產品,在5年普遍使用期內的綜合成本低,反而可能因為初始購買成本高,而不經濟……
因此,最終的結論應該是交給消費者去選擇、交給時間去檢驗……或許多年之后的新技術面前,今天的爭議的所有東西都會歸于“塵埃”。
有爭議,推升行業成長性
“不怕有不同的技術,怕的是千篇一律、一成不變。”有行業人士指出,10年前,投影行業圍繞白光亮度和色彩亮度的大戰,主角是愛普生和TI;20年前圍繞DLP和LCD光閥壽命的爭議主角也是TI和愛普生,今天光源大戰的主角則換成了極米和堅果——這背后是本土投影產業鏈的成熟和市場話語權的提升。
從這個角度看,恰是本土投影企業在過去10年的持續創新,包括三色激光、單色激光、雙色激光、LED光源、超短焦、激光電視、智能投影、1LCD光閥技術、全封閉光機……等等無數創新和實驗,支撐起了今天整個國內投影產業的局面:全球第一大消費、第一大制造、第一大創新和研發市場、第一大出口國……
格局一定要大一些!行業人士認為,站在整個產業的高端看,不斷的技術進步、技術爭議、應用升級,始終沒有停止過:20年前是DLP和LCD對壽命的PK、10年前是色彩亮度和白光亮度、現在是極米和堅果光源路線……恰是這些爭議推動了行業市場和產品應用的持續進步,讓投影機產業從全球市場一年不過數十萬,到達今天擁有1500萬的規模。
同時,作為一種顯示技術方案,投影機歷來具有技術與應用多元的趨勢。僅僅亮度線就從千流明到6萬流明以上,擁有巨大差異。這其中,技術的多樣性、技術創新性,是行業存在、應用場景如此豐富的基礎。從全球市場競爭看,亦是掌握了更多技術創新能力的軍團,才能主導這一市場。
因此,堅果、極米的爭議,恰證明國內市場的競爭激烈。競爭激烈是因為本土企業的創新夠強。而且這場論戰的另一個看點是沒有外資加盟:為什么?因為民族企業已經主導了下一代技術、新興產品的論戰和競爭。這是更宏觀的一個敘事結論。這個結論的另一面是,我們的民族投影企業一直再將“更好的創新”不斷投入于市場。
“雞娃、卷的另一個中肯表達是奮斗和拼搏!”業內人士指出,堅果、極米這場論戰是國內投影產業發展高度的一個最新表征。
而從最低的層面講,這場辯論也給了行業人士、尤其是普通觀眾更好的了解兩大企業產品和技術的通道。這對于國內家用智能投影產業,乃至于整個投影產業的健康發展,持續消費升級亦大有裨益。
綜上述,技術爭論從來都不會缺場:以前有,以后也還會有。不同的是辯論的點會不斷升級、參與的主角也可能產生質變。在堅果、極米大戰背后,技術創新、并由此帶來的民族投影產業鏈的整體崛起,乃至于向全球輸出中國技術方案,才是真正的大格局,是我們這個時代、尤其是國內消費者的幸運——那么多不同的產品可選,那么多不斷變好的技術可選——中國投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