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博物館日
2023年5月18日是第47個國際博物館日。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博物館協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第二十屆(2022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結果和2023年度全國最具創新力博物館名單在“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福建揭曉。
現場頒發了十大精品獎、特別獎、優勝獎、全國最具創新力博物館等眾多獎項,其中視美樂參與的博物館展陳項目就有5個,且帶大家淺逛一下~
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
南國烽火舉紅旗——南方紅軍三年游擊戰爭歷史陳列展
位于江西省贛州市大余縣南方紅軍三年游擊戰爭紀念館,系統梳理記載并全面展示了南方八省十五個游擊區三年艱苦斗爭歷史。館內多個區域由視美樂參與建設,囊括多項激光顯示方案,異形投影、場景互動、玻璃成像……通過數字化技術,營造一個可視、可聽、可互動的步入式場景,實現展覽在景中、景在展覽中。
純粹江南 技憶蘇州——蘇州博物館西館基本陳列
蘇州博物館西館以江南文化為核心展示內容,秉持“立江南,觀世界”的辦館思路,為觀眾傳遞蘇式雅韻魅力,視美樂運用創新展陳方式,助力博物館以文物講述蘇州發展歷程,從"城、史、人"三個方面展現蘇州萬年文明史、二千五百年城市史,溯源蘇州文脈傳承和地域文化。
國際及港澳臺合作獎
兵馬俑與古代中國——秦漢文明的遺產(陜西歷史博物館)
《兵馬俑與古代中國——秦漢文明的遺產》是由中國陜西省文物局和日本中日新聞東京本社(《東京新聞》)主辦,陜西歷史博物館(陜西省文物交流中心)、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以及展出地日本京都、靜岡、名古屋、東京的文博機構和多家新聞單位聯合承辦的展覽。
優勝獎
色如天相 器傳千秋——中國古代綠松石文化展(盤龍城遺址博物院)
去年3—5月份,全國首個中國古代綠松石文化展覽“色如天相 器傳千秋——中國古代綠松石文化展”,在湖北盤龍城遺址博物館舉行。在盤龍城遺址博物館內,視美樂用激光顯示技術,讓湮滅在歷史長河中的瑰寶再現于公眾面前。
全國最具創新力博物館
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
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被譽為中國大運河的“百科全書”,館內展覽以“運河帶來的美好生活”為總體定位,設有2個基本陳列,以及9個專題展覽。在“大運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運河濕地尋趣”的專題展覽中,視美樂與展館合作,以多樣化的展示形式,巧妙地將激光顯示融入到各展項中。
更多精彩博物館等你打卡
除上述獲獎展覽外,視美樂還有非常多的博物館項目值得細細觀賞,趁國際博物館日,帶大家云逛一波~
辛亥革命博物館
辛亥革命博物館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是為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而興建的專題博物館,歷經10年,在辛亥革命110周年之際迎來了重大升級,視美樂有幸參與其中,為展館帶來數字化革新。以重大歷史事件、重要人物、典型文物為支撐,展示了辛亥革命的背景、起因、經過、結果及影響,多角度、深層次的昭示辛亥革命肇造中國共和之基、推動現代文明進程的勛績。
中國三峽博物館
中國三峽博物館是一座集巴渝文化、三峽文化、抗戰文化、移民文化和城市文化等為特色的歷史藝術類綜合性博物館。在博物館內,視美樂通過沉浸空間、霧幕投影、地面投影等方式全方位營造出壯美三峽的氛圍感,讓參觀者能夠在強烈的臨場感中直面三峽的宏偉與豐富的人文。
云南省博物館
云南省博物館內部多個區域由視美樂參與建設,囊括多項激光顯示互動方案,沉浸空間、全息投影、玻璃成像……通過數字化技術,合理化觀展動線,為云南省博物館量身定制了主題鮮明的展覽設計,為廣大群眾提供沉浸式學習黨史,傳承紅色文化,發揚革命精神的學習陣地。
艾雅康鳥類生態博物館
四川首個以鳥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艾雅康鳥類生態博物館”就坐落在邛海濕地,通過多媒體互動、沉浸體驗等多種方式,為游客打造探索鳥類、鳥與人類、處處聞啼鳥等十個主題展廳。
河東名人館
全國首個沉浸體驗式名人文化館——河東名人館以史為綱,以時為序,分為六個大展廳,一百二十余臺視美樂投影機的加持,數十處投影場景,真·沉浸式體驗,演繹運城100位歷史文化名人及與之相關的歷史文化故事。
博物館,是歲月的沉淀,歷史的珍藏,是時間長河里閃亮的珍珠。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在激光顯示的加持下,突破傳統展陳限制,碰撞出各種創意花火,視美樂作為激光顯示領軍品牌,深耕展覽展示應用多年,項目遍布祖國大江南北。
今天就帶大家先逛這么多,關注視美樂官方賬號,下次帶大家接著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