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季的大屏賽場上,彩電企業不僅有一系列“液晶大屏新品”問世,更是在投影產品線上布局加速。前有海信子品牌Vidda智能全色激光投影再次加更、后有海信8K激光電視正式量產,接下來4月份創維酷開智能投影也“正式官宣”。
至此,“正式官宣的智能投影彩電品牌已經有海信、長虹、創維”三大巨頭。此前,小米也已經以“小米、紅米、米家”三品牌布局投影產品線。國際彩電市場上,三星、LG、索尼等巨頭也是“投影玩家”。就連IT市場的聯想、AOC等大牌也在全面布局兩種以上技術的投影產品……
屏之大者,以投影為尊
對于玩投影這件事,彩電企業越來越認真。實際上,康佳、海爾等品牌也有投影機產品線,而且其歷史也有10年+了。但是,真正以品牌端高調發布的方式“官宣”,才是近幾年的新變化——即越來越高調,這本身就說明了彩電企業對投影的信心和對投影儀產品線“必爭”的決心。
行業專家指出,2016-2022年,國內彩電消費從5000萬平臺,下降到3600-3800萬臺,市場萎縮四分之一;但是同期,國內家用投影消費從100萬臺量級,上升到2022年的600萬臺——預計未來可達1000萬臺水平。投影儀對彩電的居家視聽地位的“錯位替代效應”是明確的。
這背后的規律無外乎三個:第一是大屏!即消費者對大屏的青睞越來越高。例如,2023年3月份,彩電市場75英寸產品銷售額成為第一高的細分尺寸,銷量上也在快速逼近65英寸。彩電消費尺寸越來越大成為根本趨勢。消費者從廣電、互聯網等平臺得到的更多高清、超高清內容,也只有真正的大屏幕才能詮釋其體驗魅力。這方面,投影機不僅可以投出大屏,而且往往是百英寸起步,超越液晶彩電產品。
第二是便宜!大屏投影的售價可以很高,如數十萬的家庭影院機型、百萬的數字影院放映機;但是也可以很低,如千元的1LCD投影大屏。后者是目前市場消費的主流——雖然85英寸液晶電視價位也可以拉到5000元,但是投影顯然會更便宜。同時,投影機不同價位段的產品都有,選擇空間也很大。5000元-7000元的4K汞燈投影機,亦可以實現150英寸以上大畫面,大屏體驗的“大”維度經濟性無敵。
第三是方便!投影機產品自身重量、體積;投影屏幕的重量、體積和可卷曲性,決定了在入戶、安裝、掛墻等方面必然更為方便。雖然液晶電視、小間距LED電視,也能在100+英寸上推出產品,甚至有200英寸的產品,但是重量上畢竟都會是一個負擔。而且100+的液晶電視往往要拆窗戶、吊車安裝,并不方便;拼接結構的小間距LED電視也需要專業安裝維護,應用并不簡潔。
同時,投影機的小巧性,還支撐其可以輕松的便攜應用、戶外應用;對于宿舍、租房、驢友等族群的方便性不言而喻。
恰是這些競爭上的獨到優勢,讓投影機產品在家用市場持續升溫。結合激光電視等解決了白日觀看瓶頸的創新,投影儀的家用未來還在“開拓之中”。相比較,液晶、OLED等平板電視在達到75/85/98英寸之后,已經進入“尺寸瓶頸期”,未來的“更大”追求只能寄希望于“其它技術”。這樣的背景下,結合投影市場的火爆,必然促成更多彩電企業“追隨而來”。
投影技術優勢決定“橫”向可能
對于投影市場而言,2023年春季的大新聞除了新品和彩電圈的更大力支持外,汽車市場也是一個“大”焦點。
即1月份,寶馬i Vision Dee概念車展示了光峰科技全車投影沉浸式體驗技術之后,光峰在4月份再推出車載新品:激光數字可編程車載大燈系統。作為全球正式發布的首款車規級彩色激光大燈,該產品將成像和照明有機結合,提供差異化、更健康的數字智能可編程燈光體驗,并可在照明的同時提供更多“駕駛輔助信息”。
無獨有偶,2023年4月份,華為在新一代車載智能座艙發布會上,也推出了采用LCOS投影技術的大景深車載抬頭顯示系統;同時,華為也推出了數字投影技術支持的“智能可編程車燈”產品。這些系統將搭配在問界M9車型上,給消費者帶來全新的“駕駛智慧和信息”元素體驗。
進軍車載,這是投影圈的共識。除了華為和光峰、國內激光投影顯示另一龍頭海信也布局了相應產品線。投影在車載上具有“小體積+大畫面”的優勢,且具有不用時設備隱藏的更好設計語言體驗。更為重要的是,投影機在成像時更容易實現大景深效應,與混合現實駕駛體驗更配,在抬頭顯示上滿足“最核心的景深效果”高體驗價值。
“車載只是一個案例”,行業專家指出,投影顯示的技術特殊性讓其在很多領域都“價值獨特”。以家用大屏而言,激光電視、專業數字影院、便攜移動投影、智能投影、超短焦投影、吸頂燈投影、機器人嵌入式投影……各種差異化的應用,在投影光學技術的“百變魔方”中,不計其數。
這決定了致力于“在橫向、多場景、差異化”價值創新下,為客戶和消費者提供多元視聽選擇的“彩電企業”必然要在“家用、商用、嵌入式”等多條產品線“布局投影”。這其中,光峰科技,及其子品牌峰米、小明,已經實現了“幾乎全球第一的漫長投影應用產品線”,可謂“橫向開疆拓土能力盡數展示”:高端工程、普及工程、商務會議、教育投影、多種家用產品,1lcd/3LCD、DLP,激光、LED光源,差異化鏡頭,定制激光光源、數字影院放映機、車載沉浸體驗、數字大燈、抬頭顯示……充分體現了投影應用 “創意無窮”的特點。
本土核心技術崛起,投影顯示“放心布局”
2023年4月份,投影圈另一件大事是極米子品牌MOVIN正式推出1LCD投影產品快樂星球O3。
2022年極米連續五年獲得國內投影機市場出貨量第一、連續三年獲得出貨量和銷售額雙第一。極米是投影市場當之無愧的“風向標”品牌,也是行業現有技術格局的既得利益者、是DLP陣營的第一推手。這樣的品牌進入1LCD市場,必然說明1LCD技術的可行性、1LCD產品的市場熱度,已經達到一個新高度。
另據全球顯示面板第一大廠京東方財報顯示,其“首款 ODM 投影儀累計出貨量位列天貓 (2022年)11.11首日 LCD 投影儀銷量排行榜 No.1”。作為目前1LCD光閥的主要供應商,京東方持續加強投影產品線的投入資源量,亦給予了行業市場更多的信心。業內分析認為,京東方的技術已經滿足進一步推出4K 1LCD,甚至是高等級3LCD光閥的能力。
同期,主題為“芯相視成,共享共贏”的 2023年LCOS顯示產業高峰論壇上,大會承辦方,芯鼎微(中山)光電半導體有限公司宣布芯鼎微LCOS芯片一期一步的產能,計劃在3月底實現液晶灌裝、液晶模組及光學引擎等全制程投產,達到100萬片LCOS微顯示芯片的年產能。并在2024年實現一期項目300萬片以上的LCOS微顯示芯片年產能規模。大會上,芯鼎微現場展示的0.37寸 720P、1080P;0.55寸1080P及4K LCOS芯片,目前均可提供量產。
對于投影應用而言,光閥等于PC市場的CPU。隨著本土光閥技術的發展和突破,其支撐本土投影產業又快又好發展,支持投影消費“又大又便宜”進步的力度也會加強。業內專家認為,更多的彩電企業、IT企業、消費電子企業,加強對投影產品的高調支持力度,與產品核心技術突破、市場持續高增長和橫向技術開發的眾多想象空間等三大原因密切相關。
“背投電視曾經是CRT電視時代,45-60英寸的‘大’屏主宰者——沒想到后來被平板大屏打敗的投影技術,現在又在100+大屏市場‘重現風光’。”行業人士的感慨,充分說明彩電向大趨勢下,投影技術的潛力。結合本土投影核心技術實力的創新力增加,以及投影在車載等更多應用場景的市場落地,“投影的大屏未來必將更加無比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