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背景
北京大學醫學部地處北京市海淀區,前身是創建于1912年的國立北京醫學專門學校,是中國政府依靠自己的力量開辦的第一所專門傳授西方醫學的國立醫學校。1996年,通過國家首批“211工程”建設項目論證。2000年,與北京大學合并,同年啟動“985”計劃,隨著與校本部的深度融合發展,醫學取得長足進步。近年來,在“雙一流”建設支持下,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北大醫學集教學、科研、醫療為一體,學科覆蓋醫學門類中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藥學、公共衛生和預防醫學、護理學、醫學技術、中西醫結合以及理學、工學、教育學、哲學、文學等門類的部分學科。教學貫穿了本科、研究生及繼續教育全過程。現有89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2個一級學科點,77個二級學科點),95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一級學科點,81個二級學科點),9個博士后流動站。
項目簡介
原報告廳660㎡,由于設備陳舊,音頻系統基本無法使用,本次改造主要針對音頻系統進行改造,少量裝修改造。
擴聲系統設計
為保障擴聲系統更好的聲音還原,音箱、功放、處理器均選用NTi高端音頻產品。
為保障足夠的聲壓級及聲場的均衡度,擴聲系統采用主擴聲加補聲的方式。主擴音箱設計在舞臺兩側分別吊裝4只LA210雙10寸線陣列全頻音箱和2只LA215B雙15寸線陣列超低頻音箱;在舞臺臺口均勻布置4只8寸兩分頻音箱,用作臺唇音箱,彌補聲場均勻度;舞臺上均勻布置4只12寸兩分頻音箱,用作舞臺返聽音箱,為主席臺提供直達聲;在會場后部均勻布置4只12寸兩分頻音箱,用作會場中后場補聲。
音頻處理系統
音頻處理方面配置NTi 12進8出的數字音頻處理器,具有信號路由、均衡、壓限、回聲抑制消除等多種DSP處理功能。數字音頻處理器采用ADI DSP SHARC 21489,40bit,DSP浮點運算引擎最高工作頻率可達450M Hz,可滿足各類場所音頻處理器和傳輸需求。
在控制間配置日本Roland 32路數字調音臺,并搭配16入8出舞臺數字接口箱,用于接入、控制所有音頻信號。數字調音臺與接口箱通過網線傳輸數字音頻可以自由靈活的變更調音位,讓調音師可以在最好的現場調音位進行調音。
智能控制系統
控制部分采用Kramer(克萊默) 智能控制系統,通過無線觸摸屏即可對音視頻設備進行開關、信號切換、模式調用等智能控制,為用戶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操作體驗。
會議發言系統
會議系統采用Gamut (佳麥特)無線數字會議系統,每個無線發言單元都可根據位置以及發言者習慣調節指向性,確保拾音效果。
因多功能報告廳面積較大,校方老師最重視聲場方面的控制,通過計算機軟件輔助,模擬出會場實際情況,最終選用合適的揚聲器以及安裝點位。在通過軟件輔助計算出每只線陣列音箱垂直、水平角度,并在實際安裝中嚴格按照標準執行,從而得到最終想要的效果。
項目完成后,取得了良好的視聽效果,得到用戶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