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顯示產業的一個“低谷年”。不僅是彩電產業全球市場萎縮、PC和NB消費也高度不景氣、手機市場也進入低谷。同時,商顯市場成長性下降,部分品類進入價格戰區間。從上游產品看,液晶面板價格創出歷史性大跌,上游減產產能超越任何一次歷史低谷;OLED面板市場也面臨相對過剩的競爭;即便是近年來火爆的小間距LED屏,也進入上下游同時降價的周期……
但是,在顯示行業一片寒風之中,也有一個細分品類在加速崛起:這就是電子紙。行業甚至用“信心端的白衣騎士”、“雪中送炭的成長新王”來形容電子紙市場的紅火。
電子紙繼續“高歌猛進”
根據洛圖科技(RUNTO)研究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全球電子紙模組出貨量達1.2億片,同比增長25%。其中,標志性應用產品電子標簽上半年全球出貨量達到1.09億片,同比增長28.2%;消費類電子紙產品電子紙平板(電紙書等)上半年全球出貨近600萬臺。
尤其是國內市場消費類電子紙產品成長迅速。上半年,中國電子紙平板線上零售量達到了36.8萬臺,占到全渠道的71%。二季度的線上銷量達到了21.1萬臺,較一季度環比上漲了32.7%。電子紙智能辦公本是作為電子紙平板下的新品類,二季度銷量為7.5萬臺,較一季度環比高增60%——電子紙消費品,呈現出規模雖小但是增量迅猛的格局,預示著市場潛力巨大。
雖然上半年市場成績已經非常突出,但是電子紙類產品,無論是商用還是消費類都具有“核心銷量看下半年”的規律。因此,行業分析多認為,下半年,隨著需求的進一步激活和上游產能的進一步發力、特別是新增產能進入量產期,電子紙市場會進一步爆發。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市調預估,今年全球電子紙市場規模約46.5億美元,年增48.1%。
從更長的周期看,TrendForce集邦咨詢認為,全球電子紙市場規模至2026年將有望達到203.4億美元,年增長率平均將在50%左右。——電子紙將是未來數年中,增量最為迅速的顯示品類,也將是商顯和消費類市場,差異化需求的典型締造者。
特殊體驗和技術優勢,成就電子紙的未來
電子紙產品不是新技術。其市場發展大體并不比液晶顯示晚太多。但是,當液晶顯示已經成為行業霸主的時候,電子紙依然經歷了差不多十余年的低谷中的徘徊。那么今天,電子紙為何突然興起了呢?原因有五個。
第一, 電子紙是天然低碳產品。電子紙既不是液晶或者投影機這樣的背光源顯示產品,也不是OLED或者LED大屏這樣的自發光顯示,而是一種照明依賴性反射顯示。這使得其產品的“工作能耗”的核心僅限于驅動電子墨水旋轉,格外節能。這與商用場合,如數字標牌、電子標簽的節能需求,以及今天環保概念下的雙碳需求高度契合。
彩色電子紙標簽應用于北京冬奧胸牌
第二, 電子紙是利用外部光源反射成像的。這一過程與傳統紙張的閱讀和觀看體驗高度一致,亦可以充分利用太陽光等自然光源工作。其工作過程的護眼健康性、光生物特性、低工作態輻射量等特點,與消費類電子產品追求健康的目標高度一致。
第三, 近年來,彩色電子紙墨水的發展取得了較大的進步。電子紙在顯示彩色畫面,以及顯示簡單視頻畫面時的性能顯著提升。例如,利用四色彩色電子紙,冠捷推出的餐飲業數字標牌前臺展示板產品,不僅滿足基本的彩色和簡單視頻顯示需求,也更為節能和環保。同時,電子紙產品模組的大型化,特別是30+產品的大量出現,以及未來進一步大型化的發展,也拓寬了市場應用空間,為電子紙在數字標牌、乃至電子紙黑板等市場的探索與應用提供了可能。
第四, 近年來智慧化成為各個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標。為傳統行業數字化賦能的過程中,顯示產品應用必不可少。但是,如電子價簽等,并不需要強大的顯示能力,反而在“簡單、節能”方面要求更高,這切合電子紙的特點。而隨著智慧化、數字化社會的建設,這種需要“簡單節能”特點的顯示需求領域,且擁有足夠外照明條件的應用場景越來越多,也就為電子紙創造了更多應用市場。
同理,智能手機時代帶來了閱讀過程的移動化革命,卻也產生了更多的用眼健康問題。這與電子紙的健康特性也高度吻合,提供了消費類電子紙,乃至于辦公、教育市場電子紙產品的發展空間。
即,電子紙產品市場的爆發,基于智慧化社會深入發展,對顯示設備多重特性需求的升級而出現。如果沒有足夠的智慧化、數字化社會的消費需求的支撐,也就不會有電子紙產品的爆發。這是電子紙產品在目前的條件下,進入大發展時代的重要外部背景條件。(也是十余年前,電子紙市場早期不具有的條件。)
第五, 在電子紙模組的結構上,其與液晶顯示比較相似——液晶顯示是液晶體在電場驅動下重新旋轉和有序化;電子紙是電子墨水在電場驅動下的旋轉和有序排列。這種結構近似性,導致電子紙產業,除了電子紙墨水外,其他產業環節可以大量借用液晶顯示的產業基礎!缙谝壕袌鲞出現過一種叫做反射式液晶的技術,并成為電子紙類產品的選型技術之一。
近年來,液晶顯示一方面向大型化發展,高世代線占比增加;另一方面被OLED逐漸在眾多細分領域替代,中低世代線產能退出市場。這為電子紙承接液晶面板相關、相似產能提供了基礎,為電子紙模組產品低成本擴張提供了眾多高效資源。同時,電子紙模組,也成為了眾多中低端液晶模組企業轉型的重要方向。
綜上,近年來電子紙市場的爆發,可謂之“天時地利人和”齊備。是典型的內在技術、外部環境和市場需求協力驅動的顯示產業“新興”板塊:低碳、健康、智慧社會和數字化的商業,教育等需求、以及液晶產業鏈的迭代變化,共同成就了電子紙市場今天的高速成長,以及未來的巨大潛力。
多元顯示需求時代,電子紙必將崛起
誠然,電子紙產品的崛起已經在“過程”之中。但是,這并不是說電子紙是一種未來顯示對現有顯示的替代品:電子紙的崛起,本質是顯示需求和供給多元化的結果。
即,電子紙與液晶顯示、OLED顯示、投影顯示、XR等虛擬現實需要的微型顯示、小間距LED直顯的超大屏顯示等,是智慧社會時代顯示需求和顯示場景多元化的共生伙伴。電子紙市場的崛起更多是純增量需求和增值需求,代表了差異化顯示滿足不同需求場景特性的“多元顯示”時代的到來。
“電子紙與其它顯示技術的市場重疊度有限——這不同于液晶顯示與OLED顯示在消費類產品上的高度重疊和替代關系!毙袠I人士指出,可以說電子紙顯示的發展,就是多元顯示需求的發展。例如,家庭顯示從最初的一臺彩電,到增加PC、增加手機,增加平板電腦,未來電子紙則會代表健康視覺需求下的“學習和閱讀”專屬設備……再例如,電子紙標簽的崛起,是與液晶電子價簽競爭獲勝的結果——電子紙的節能性,戰勝了液晶的視頻性能,贏得了電子價簽市場。
對此,行業的基本判斷是,智慧化、數字化的生產生活與學習過程,日益依賴更多的顯示屏幕,也日益依賴更多的性能側重完全不同的顯示屏幕。這就是多元顯示時代的必然性,也就是電子紙作為未來顯示技術一極、必不可少的差異性需求支柱的必然性。今天,恰處于電子紙市場爆發的初期,是顯示行業上下游廠商加強技術和產能布局的關鍵期,亦是重大的機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