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57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圓滿落幕!高博會組委會向大家表示誠摯的謝意。感謝您長期對我們的信任,感謝您在展會期間給予的支持與理解!此次高博會舉辦40余場會議論壇等系列活動,邀請到12位院士出席,展會開設6大展區,共計吸引線下觀眾12萬人次,線上觀眾超1500萬人次。
相聚是美好而又短暫的,借此機會祝大家返程愉快,一路平安!我們2022年12月02-04日重慶與您再相見!
回眸高博會三十年,伴隨著高等教育的大改革、大發展、大提高,我國高等教育辦學規模和年畢業人數業已位居世界首位。高博會也由初創時期的百余個展位、百余家廠商、數百位觀眾的教學儀器訂貨會,發展為高等教育領域內歷史最久、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的國家級、高品質、綜合性、專業化的品牌博覽會。崢嶸三十載,高博會走過25個城市,成功舉辦57屆,已成為展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成就的重要窗口和推進高等教育現代化的一張國家名片。
三十而立從頭越,砥礪奮進再出發。為進一步深化新技術裝備與實踐教學融合創新發展,高博會為校企雙方搭建相互學習、尋求合作、協同創新的精準服務平臺,助力科教融合,促進科技成果加速轉化。
為熱烈慶祝高博會30周年,組委會圍繞此次高博會“校地聚合·產教融合:高質量發展”的主題以及30周年等核心點,共邀請300余家媒體進行報道,擴大了媒體宣傳力度以及深度。
展會活動
01
交接儀式:從西安到重慶
交接儀式前,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為服務高博會的各高校代表和優秀學生代表頒發了獎牌。
禮贊三十年,闊步新征程。在第57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第58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會旗交接儀式上,陜西省教育廳廳長劉建林將高博會會旗交給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杜玉波,杜玉波將會旗交給下一屆展會舉辦地重慶市教委主任黃政手中。這象征著高博會將從古都西安移師山城重慶,下一個三十年,重慶接棒再出發。重慶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熊雪代表重慶方發言。他表示,為確保高博會順利召開,重慶成立了高博會保障團隊,明確各項工作要求,切實做好現場各項服務保障工作。
會旗交接環節
交接儀式上,還啟動了與重慶、合肥、青島的協同發展“伙伴城市”啟動儀式,希望以此為契機,深挖合作潛能,豐富合作內涵,推進服務對接、產業對接、體系對接,充分發揮聯動創新效應,推動高等教育和區域經濟融合發展。
協同發展“伙伴城市”啟動儀式
02
國藥集團領導巡館
8月5日,第57屆高博會開幕的第二天,國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敬楨再次赴高博會現場調研。
展會現場,國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敬楨一行在國藥勵展董事總經理胡昆坪等人的陪同下,調研了醫學教育及健康、信息化及智慧教育等展區的參展企業,對人工智能系統、自動駕駛、AI芯片、智能機器人、智慧實驗室等展品進行深入了解。
劉敬楨董事長聽取了國藥勵展胡昆坪總經理對高博會發展情況的匯報,對高博會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領域的重要講話及指示精神表示肯定,對國藥勵展積極利用展會平臺宣傳集團品牌表示認可。他指出,國藥勵展與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合作以來,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已把高博會打造成為高等教育領域內歷史最久、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的國家級、高品質、綜合性、專業化的品牌博覽會,在助力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等方面做出了較大的貢獻。國藥勵展作為集團的“十四五”時期的醫藥會展支撐產業,要繼續發揮展會的平臺優勢,幫助集團和兄弟公司做好品牌宣傳,發揮好“集團名片”的作用。
國藥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鄧金棟、董增賀,國藥控股主要負責人,集團總部相關部門負責人參與調研。
03
校企對接活動
“校企對接活動”作為高博會固定的特色活動之一,一直備受廣大展商的關注,8月5日上午,來自全國25個省市近400名各省團領導與負責采購的高校老師參加了巡館活動。
根據供需雙方需求,組委會設計了4條巡館路線,分1個時段進行參觀走訪,現場面對面有針對性的溝通交流,企業與高校雙方圍繞如何促進產教融合、拓寬校企合作渠道等方面進行深入交流。提升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成功機會,為推進雙方實質性的合作與商貿對接搭建了平臺。
04
商業觀眾預登記領獎活動
為方便觀眾參觀展會,縮短入場時間和提高效率,組委會推出了預登記服務。為引導觀眾提前辦理登錄手續,增加預登記觀眾數量,組委會特為預登記觀眾設置了抽獎活動。為所有預登記的觀眾準備了精美禮品,其中有75位幸運觀眾領取了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的特別大禮,領獎處設在與高博會合作的媒體現代資訊展位內,中獎觀眾持預登記號與手機號在現進行了兌獎,現場氣氛熱烈高漲。
05
云逛展回顧
高博會在保留“線上”“線下”雙主會場,開放“云逛展—C位無限”線上直播通道。6條路線,線上觀看量共計近3萬人次。
帶你重溫展會精彩
為繼續延伸對參展企業的服務邊際,本屆特邀請高校直播專業學生,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參與“云逛展普惠”活動,全面覆蓋近千家參展企業,并將通過“云上高博會”官網向全國高校進行推流,為參展企業提供“不落幕”的展示平臺。
展會服務保障
展會各項服務不斷優化升級,招募展會舉辦地高校學生進行社會實踐,為參會人員提供接待、引導、咨詢等一系列服務,大幅提升高校教師的參會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