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價格已經下降到歷史低點。2022年第二季度面板業營收狀態重回9個季度之前。行業需求面臨巨大的內外市場調整壓力……”
今年以來,液晶面板行業的價格調整到達一個臨界點:包括突破現金成本價底線和面板企業大面積限產,正在改變行業供給生態。但是,對于下游市場而言,面板跌價也緩解了眾多終端產品的售價焦慮。特別是交互平板的海外市場,正在從中獲得新的成長能量。
交互平板海外市場增厚相關企業成長受益
視源股份公告,預計上半年凈利潤6.48億元-6.98億元,同比增長50.70%-62.33%。2022年上半年,公司總體收入保持穩健增長,其中交互智能平板等海外業務收入增長較快。
鴻合科技發布2022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得益于海外業務收入高增長以及整體利率水平的較大幅度提升,公司歸母凈利潤預計同比增幅超3倍,扣非凈利潤增幅達到5倍左右。
鴻合和視源是國內交互平板海外市場的代表性企業。兩者交互平板海外業務在2021年以來保持高速成長。雖然2022年第二季度,海外市場受到國外經濟基本面變化影響,以及2021年同期高基數影響,增幅有所回落,但是依然是其業績成長的主要引擎之一。
行業專家介紹,2022年以來國內外市場中交互平板正在呈現“兩重天”格局:一方面,據洛圖科技(RUNTO)數據,2022年第一季度,我國大陸交互平板出貨26.8萬臺,同比下降23.7%。從細分應用場景出貨看,教育平板同比下降24.5%,出貨量16.5萬臺;商用平板同比下降22.8%,出貨10.3萬臺。其中商用平板,連續兩個季度出現兩成以上下挫。這種變化主要與此前的高增長、高基數有關,也與疫情導致的突擊消費、需求透支(特別是醫療行業市場透支嚴重)到達臨界點有關。雖然這些因素不改變交互平板市場長期向好的大勢,但是勢必為行業增長和企業經營帶來短期的波動。
相比較而言,海外交互平板市場“處于發展的絕對初期”。例如,洛圖科技(RUNTO)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商用交互平板出貨123萬臺,同比增長45.0%。但是,我國大陸地區出貨66萬臺,占到全球市場的54.0%,同期我國大陸地區同比增幅53.6%,也高于全球市場增幅——即商用交互平板,全球市場需求總量較低、增幅也較低。充分說明其市場發展遠落后于國內市場。
在教育交互平板市場,全球市場和國內的差異沒有商務平板這么大。2018年之后,國內市場在全球教育交互平板上的“一家獨大”局面得到扭轉,全球市場需求逐步打開。但是,在80+大尺寸交互平板,尤其是液晶黑板等趨勢性產品和新品類上,國內市場規模的全球占比依然高達近半數,表明了國內教育用交互平板市場對比海外市場的領先性。
在這樣的背景下,優先、大力開發海外交互平板市場,就成了目前相關企業“應對國內市場調整期”的重要措施。業內認為,未來數年海外交互平板需求整體保持2成以上的增幅是有足夠需求基礎的。交互平板作為“中國優勢產品”,將成為眾多企業參與海外商顯市場競爭的又一名片。
借助成本下降和本土產業鏈優勢,交互平板海外市場進入大發展階段
我國企業和國內市場,成為交互平板產品的“C”位,有著堅實的制造業基礎。其中,面板產業的優勢是重中之重。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TFT-LCD產能在全球總產能中的占比首次超過50%;2021年,國內TFT-LCD產能占比達到57%,產值規模達到740億美元左右。這一占比在2022年還渴望增加,最高預測已經達到65%以上。特別是在10.5/11代線代表的高世代、大尺寸上,本土面板產業處于“絕對領先”地位。全球5條10.5/11代線均位于我國大陸地區。面向差異化產品的8.6代線,我國大陸地區產能規模也遙遙領先于全球其它市場。
有上游產業鏈的加持,這是國內交互平板行業在應用和創新上領先于全球的重大基礎,和其拓展全球市場的重大資源保障。這也使得同類產品國內市場銷售價格顯著低于國際市場:后者更是促成了國內交互平板教育和商務消費的率先成熟,并與我國在智慧化建設方面的先手優勢形成良性共振。
特別是2021年6月以來,液晶面板行業結束了“有史以來最牛漲價潮”,市場產品價位進入下跌階段,進一步推動了大尺寸消費產品的普及,特別是對于開辟海外市場形成了進一步的上游支撐。
近日多家專注于面板行業的市場研究機構發布的7月液晶電視面板報價(上旬版)顯示,主流尺寸價格進一步下探,且已跌破現金成本。618市場,彩電價格32英寸499元、75英寸2999元、85/86英寸打出了5555元的價格,均是歷史新低——特別是大尺寸產品售價同比有3-4成以上的降幅。
對于海外交互平板產品的推廣而言,“價格成本”也是一個重大門檻。尤其是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的上游漲價潮,極大的壓制了海外市場的發展速度。行業人士認為,液晶面板價格的重新調整,將是驅動海外交互平板市場增長曲線發生變化的重要誘因。雖然對于國內較為成熟的交互平板需求,價格影響的促銷力量有限,但是對于全球市場,這將是相關企業培育客戶消費習慣的重要機遇。
即,不僅是全球面板產業布局有利于國內交互平板企業加速出海;短期行業成本轉變也有利于交互平板企業加速探索海外市場。
錨定新增長極,交互平板品牌的新機遇
“長期看,海外交互平板市場規模會是國內市場的至少4倍!”行業人士表示,海外市場潛力巨大。尤其是像商務應用,目前國內市場規模還高于海外需求——這幾乎是說海外市場是“準空白”市場。
同時,從供給和創新角度看,國內市場交互平板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形成完備的產品供給體系、先進的軟硬件成熟方案:國內市場從低端到高端、從小尺寸到大尺寸,再到液晶黑板的垂直發展過程,在海外市場會變成多元化產品、不同規格需求平行發展過程,這也有利于海外市場更快拓展。
但是,行業人士看好海外交互平板市場發展的同時,也提醒行業企業要注意規避海外市場的各種風險,特別是要注意海外合作伙伴的誠信和實力,注重海外營收賬款的健康度。不可為了短期的市場份額,放大營收賬款風險敞口。也需要關注海外市場國際巨頭的產品線布局,特別是辦公設備企業、IT企業在交互平板市場的拓展。
綜上所述,2022年交互平板市場正在演繹“海內種子海外花”的新格局。在本土需求面臨調整的背景下,海外需求接過成長接力棒,整體上有利于行業企業的持續穩健成長。緊抓海外市場交互平板創新需求的機遇,也是本土商顯企業成為全球領頭羊的重要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