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需求:
廣州市應急管理局應急指揮中心由市應急管理局負責日常使用管理,并與市政數局負責建設的城市運行管理系統互聯互通、共享共用。該中心建設面積7000平方米,先期建設5000平方米,預留拓展面積2000平方米,設置有指揮大廳(層高7.2米、大屏108平方米)、領導決策室、總值班室、聯合值守區、專家會商室、預警發布中心、新聞發布中心、駐穗部隊前進指揮所、應急救援隊伍集結區、物資裝備區、休息待命區等功能室。
全方位的智能技術不僅提升了極端情景下的通訊保障能力等應急指揮能力,同時,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和聚類分析等手段,指揮中心可對安全生產各類事故及隱患數據進行實時統計,歷時綜合分析,搜索風險弱信號、捕捉風險中信號,管控和排除隱患強信號,在安全生產數據分析中,主要從行業、區域、時間和事故類型等方面開展全災種的循環綜合分析,掌握事故發生頻率,實時給出監測預警,并利用算法模型預測下一個月事故發生趨勢,實施全周期布防監測和管控。
項目設計:
CHARTU長圖通過自主研發的智慧大應急分布式綜合指揮調度系統賦能廣州市應急管理局應急指揮中心建設融合應急值守、預測預警、指揮調度、視頻會商、實時監控、預案管理、隊伍建設、物資保障、災情發布、輿情監控、統計分析等功能于一體的指揮中心。
突出資源整合和互聯互通互動,聚焦市政府應急指揮中心的信息化建設。按照能接盡接、急用先接的原則,把各單位已建成在用的信息化系統接入市政府應急指揮中心。加強溝通協調,互相支持配合,共同把市政府應急指揮中心建設好、應用好,守護好城市安全,守護好人民安全。
智慧大應急分布式綜合指揮調度系統是一套具備先進的圖像編解碼技術、多路信號切換技術、大屏拼接技術、信號采集與傳輸技術、KVM技術、智能中控技術應用綜合成一體,以系統工程、信息科學、自動控制理論等為指導,形成一套高清化、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的綜合顯示控制系統。基于智慧大應急分布式綜合指揮調度系統,建設一套融合應急值守、預測預警、指揮調度、視頻會商、實時監控、預案管理、隊伍建設、物資保障、災情發布、輿情監控、統計分析等功能于一體的指揮中心,最大限度地壓縮指揮層級,減少中間環節,優化現有的情報信息管理,建立情報信息主導應急管理的相關機制,打造應急管理廳的新亮點、新品牌,為維護社會穩定、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強力支撐。
1.先進性
當今世界,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信息技術以及通信技術高速發展,系統設計在考慮滿足當前需求的同時,也要充分考慮到后期新設備的融入,保持系統先進性,所以本系統采用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模塊化、開放式、分布式的系統思想,具有內部調整的足夠靈活性,與各子系統無縫連接;系統在構建時處整個先進行列,同時充分考慮系統及其設備的擴充性,系統設計時留有合理的冗余,使整個系統具有充分的擴展能力。
2.可靠性
系統運行要建立在堅實的軟件、硬件基礎上,這是系統穩定可靠運行的前提。在此基礎上,系統管理軟件與操作系統及其他應用軟件應有比較明確的接口規范。應用系統要經過反復測試,有較強的容錯能力,確保可靠運行系統中采用的設備和技術均經過實用驗證,以確保其可靠性。
3.穩定性
要求系統結構簡單,完整,單點故障不影響系統整體運行。能夠完全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所有設備需一年365天、全天24小時連續工作,具有高可靠性、高穩定性、使用壽命長等特點,在滿足功能需求的基礎上操作方便、維護簡單、管理簡便。
4. 實用性
本項目的建設應以實用性為基本原則。系統功能必須滿足視頻會議系統的基本要求,硬件和軟件平臺界面友好、易學易用、使用方便、圖像清晰;采用統一的系統標準和通信協議,使整個系統中各個子系統間能互聯互控,充分發揮整個系統的功能。
5.經濟性
合理的性價比是系統設計中應當考慮的重要內容。因此,所選用的設備在兼顧良好性能的基礎上同時考慮其經濟性,除考慮系統總體造價外,還應當考慮系統長期運行成本。選用具有完善質保體系,質量穩定、服務優良的知名產品。同時為降低日常維護和維修對資金和時間的浪費,該系統應滿足"維護安裝簡便、低耗材"的要求。
6.擴充性
能夠為系統以后的升級預留空間,通過簡單的連接,就能實現本系統自身升級和增加其它子系統,滿足日益增加的信息量,與時俱進。
7.兼容性
根據系統開放的協議,可方便地開發系統新的應用功能要求,實現新的上層應用和不同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互控。系統設備滿足擴充及更換部分設備時的通用性和可替換性,以及和不同廠商設備的兼容性,對系統的管理,根據需要按可分可合的要求進行組合,即在保證單獨系統可獨立運行的前提下,充分考慮多系統的綜合管理,最終實現系統的高度集成化。
8.安全性
整個信息系統安全的問題,是系統建設中一個優先考慮的關鍵,所以整個系統數據要充分安全,要嚴格實行操作分級管理,對關鍵數據實施特殊保護,各種操作要做好記錄,便于查找。圖像傳輸網絡的建設需符合有關規定,充分考慮網絡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CHARTU長圖賦能廣州市應急管理局建設融合應急值守、預測預警、指揮調度、視頻會商、實時監控、預案管理、隊伍建設、物資保障、災情發布、輿情監控、統計分析等功能于一體的指揮中心。
可視化指揮調度功能
智慧大應急分布式綜合指揮調度系統支持多種顯示模式、界面統一布局合理、場景切換迅速、多業務接入——數據統計展示、視頻監控顯示、人員管理展示、研判分析展示等,全面實現監測預警“一張圖”。
座席協作管理功能
智慧大應急分布式綜合指揮調度系統的座席協作管理功能打破了空間的壁壘,實現在任意一地點對所有圖像等信息的調用功能。無縫實現跨屏、跨系統、跨應用操作,畫面拼接、漫游、疊加、畫中畫、縮小放大等功能。
通過權限分級智能管理和人臉識別或賬號密碼登錄的身份鑒別進行訪問控制、確保信息的安全。
接入融合通信系統,在突發事件情況下,保障指揮中心與現場通信暢通,迅速掌握現場情況并作出及時反應,實現12345+N的應急指揮決策運行機制。
智能中央控制系統功能
實現人性化、智能化操作,一鍵對周邊設備進行智能集中控制。
對大屏幕的顯示模式進行集中調用控制。
對視頻信號進行集中選擇、切換控制。
可對DVD、機頂盒等進行選擇、顯示切換。
可對窗簾的開、合進行集中控制。
可對燈光進行開關控制。
可對調音臺和音響設備進行控制,對音量大小、聲音信號選擇進行集中控制管理。
通過串口控制模塊或者紅外控制模塊對空調設備進行操作控制,完成模式選擇、風速選擇、溫度選擇等操作。
視頻會商功能
通過建設智慧大應急分布式綜合指揮調度系統,實現各會議室、首長決策室、指揮大廳會議互聯互通。通過智慧大應急分布式綜合指揮調度系統,可以在任一會議室分別召開不同主題視頻會議。同時,在系統配置了1套高清錄播節點,負責會議音視頻高清錄播。
多樣化智能化顯示模式
在實際使用中可以根據不同的場景需求設計相應的信號顯示和位置模式。
高分辨率全屏顯示
功能分區顯示
視頻信號顯示
計算機信號顯示
網絡信號的顯示
各類信號混合顯示
長圖通過綜合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整合優化廣州市應急管理局應急體系現有各類系統、視頻、數據資源,搭建高度集成、互聯互通、靈活調度的應急綜合指揮中心,著力拓展和提升廣州市應急管理局指揮中心的數據展示、實用功能,努力實現預測預警預報預防、指揮調度、搶險救災、災情發布、輿情應對的數字化、可視化、智能化,基礎運行的一體化,通信保障的集成化,建設一個統一指揮、權責一致、權威高效、聯接上下、貫通左右、反應靈敏、手段先進、全國領先的應急指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