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元宇宙中“最”具有成熟度的產品,XR設備在2022年6月份迎來了一個“變數”時刻。行業數據和大廠選擇似乎有某種內在的“不確定性”正在發酵。
618市場,支撐XR向上
剛剛過去的618市場,XR產品成為消費電子圈為數不多的“成績亮眼”新物種。特別是在上半年,筆記本電腦、手機、TV、智能盒子、智能音箱等傳統消費電子產品“銷量下滑”的背景下,XR的熱度格外醒目。
據統計數據顯示, 618年中大促,愛奇藝旗下奇遇VR開售1分鐘銷售額超去年全天,4小時銷售額同比去年增長12倍。另據電商平臺京東公布的數據,VR在618期間成交額同比增長350%——雖然高增長的一個理由是“基數低”,但是火爆的增量,還是讓行業人士“信心”大增。
事實上,XR產品正在從幼生期向成熟期過渡,這是行業內共識。特別是2021年全球市場全球 AR/VR 頭顯出貨量達 1123 萬臺,同比增長 92.1%。不僅保持高速成長,而且首次實現年度千萬臺的銷量規模。這讓XR市場有了“足夠的存量用戶”開發更為“完善和健康”的應用生態。
因此,行業普遍認為XR消費上,產品銷量增加與應用生態加速成熟之間的“相互促進正反饋”已經形成,并將帶領行業向“成熟期”大跨步前進。
大廠選擇不同,市場成長性尚不夠穩定
“大勢向好”的背景,支撐XR產業的大廠們加速積極行動。例如,近日有消息稱騰訊已經宣布正式成立XR(擴展現實)部門,備戰元宇宙競賽。目前該部門由騰訊游戲全球首席技術官李申領導,目標包括“軟件”和“硬件”兩個部分。這很可能意味著騰訊會推出VR專屬游戲內容和騰訊XR硬件產品。
元宇宙和XR的典型應用目前主要是“超體驗”、“游戲”和“社交”。而騰訊旗下的游戲、微信社交、視頻內容的超體驗需求,都與元宇宙、XR產品高度匹配。例如,騰訊為旗下視頻體驗投資、并與伙伴合作的微型智能投影機產品,就可以看做是“內容、硬件、平臺”生態延伸的典型。同時,作為騰訊視頻業務的競爭者愛奇藝已經有VR產品、騰訊游戲面對的競爭對手,如索尼主機游戲等高度適配VR產品……這些因素綜合起來,騰訊認真進入XR市場幾乎是必然的選擇。
但是,近期對于XR市場的大廠動作不僅有騰訊入局這樣的好消息,也有另一些不好的信息:第一個是蘋果的XR再次“跳票”,理由是技術上還不夠完美,如散熱問題沒有徹底解決。不過,蘋果繼續研發和在未來發布XR產品,幾乎沒有懸念。
第二個不好的消息是,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近日在推特上表示,Meta的元宇宙硬件/頭戴設備業務正在放緩,其2022年的出貨量預測下調40%(從1000萬-1100萬件降至700-800萬件)。更為重要的是郭明錤稱,Meta推遲了2024年之后的所有新XR硬件項目。——這則消息也對應著目前歐美經濟的高通脹以及經濟衰退擔憂:未來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必然影響XR市場的成長節奏。
但是,很多評論認為“推遲了2024年之后的所有新XR硬件項目”,這一點著實“令人難以置信”。一方面,現在就確定2024年之后的設備研發、發貨節奏,為時尚早;另一方面,不斷投入技術創新競爭是目前XR行業最主要的“議題”,這一點上每一個競爭者都有足夠的緊迫性。
總之,在XR大趨勢向好,作為元宇宙新物種“未來一定會強大”的信念下,不同廠商之間的策略差異正在表現出來。其中,蘋果對技術上成熟度的憂心,Meta對市場宏觀成長確定性的憂心格外值得關注。
尚不穩定的產業格局才是“機遇”所在
根據IDC的估計,Meta推出的Quest 2占2021年全球所有VR銷售額的78%。因此,如果Meta下調XR出貨預期,將是具有行業性影響的事件。但是,對于Meta的市場地位,不應該僅僅用“獨大”形容。
事實上,XR的未來價值集中在社交、視音頻超體驗、游戲、工商業應用、教育與訓練等眾多領域:她不僅具有手機產品這樣極強的個人剛性消費電子屬性,也具有PC這樣的辦公和學習應用價值——因此,行業普遍認為XR未來市場容量即便無法媲美手機的年度銷量,也至少是不弱于TV產品的新型超需求硬件。
所以,2021年超千萬臺的全球成績是一個里程碑——但是也僅僅是山腳下的一個里程碑而已。在這樣一個極低的普及度下,Meta的所謂規模領先不具有“行業決定性”:即,Meta即便下調了XR全球出貨預期達4成,也不應該被解讀為“XR行業面臨”的系統性壓力。
對于Meta的XR設備市場節奏,至少有三個重大因素需要考慮:第一歐美等XR主要消費國家,宏觀經濟的變化,這一點上目前看不利于Meta在2022年超速成長;第二是XR產品自身技術和應用成熟度,這方面2022年不會有太震驚玩家的質變,但是市場中更好的新品,和更低價的新品都可以期待;第三是XR行業更多、更強的競爭者正在出現,市場份額結構必然正在走向“分散”。
尤其是第三點,雖然能夠影響Meta的市場占比,甚至出貨增量幅度,但是對于整個XR市場卻是“好消息”。從這個角度看,“XR市場的未定型”,包括市場結構、品牌結構、技術創新狀態的“不確定”性,恰是很多后發企業的“優勢所在”。這種具有很大創新空間和絕大部分市場處于潛力狀態的新物種,在科技消費圈“并不好找”。
對此,筆者更多的將一些人士對Meta的XR設備2022年的出貨預期變化,看成是“市場從幼生期、龍頭一家獨大”到“成熟期、多品牌多元競爭格局”轉變的必然:2022年Meta旗下XR產品即便出貨預期下調,很可能其真實行業性含義卻是“更多品牌和產品崛起了”!
此外,目前XR主要集中在歐美市場消費,歐美經濟的波動必然影響其市場走勢。但是,這并不意味著2022年不會出現“新的消費熱點”市場。例如,有行業人士認為包括我國市場、中東等“油霸”國家市場等都可能成為XR產品的新增長點。尤其是沒有趕上2021年市場成績翻番這輪爆發的“潛力市場”,很可能在2022年為全球XR行業貢獻更多的增量。這一點值得行業更多關注,也更有利于在XR上我國品牌走出真正“變強”的道路。
綜上所述,在這個6月圍繞XR和元宇宙的消息面“比較跌宕起伏”。但是,這些變化都不會對XR是一個“未來王牌新物種”的結論產生一絲毫的動搖。其成長過程的不確定性,不應被認為是國內XR企業的風險,反而很可能是“重大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