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層通信技術的每一次換代升級,都會為其他國民經濟部門帶來顛覆性的變革。對于視頻產業而言,尤為如此。原因是,視頻產業的清晰度標準升級,意味著更高的數據量,因而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于底層通信技術的升級。簡單理解,就是更粗的水管才能流動更多的水。
近年來,我國在5G通信領域的基建力度持續加大。據央視記者6月6日采自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消息,我國5G商用三年以來,已經進入規模化應用關鍵期。截至目前,已開通5G基站161.5萬個,5G網絡已覆蓋全國所有地市、縣城城區和87%的鄉鎮鎮區,5G移動電話用戶總數超4.13億戶。
伴隨5G網絡架構的日漸完善,5G相關行業也在加快升級。其中,與大屏商顯行業關聯較為密切的,首先是廣電行業。作為以視聽為內容載體的行業,近年來廣電業提出了超高清化的發展目標,而其更高的數據量,也使其與5G技術攜手成為順理成章的事情。5G+4K、5G+8K等新標準從概念提出,到真正用于央視春晚等重大活動播出,也帶動了超大尺寸、超高清無縫顯示的LED顯示屏在廣電行業應用的普及。
此外,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行業就是制造業。近年來,在智慧制造方向的引領下,通過各個制造環節的可視化管理提升綜合效率,已經成為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熱點。同樣是基于5G對大數據技術的支撐,身處控制中心的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布設在工廠各處的攝像頭、傳感器等采集回來的實時信號,在一塊大屏上掌控全局,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和隱患,并改善技術工藝和流程。這種模式,如今已在各地許多制造業工廠得到應用。
同樣是來自工信部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5G+工業互聯網”在建項目2400余個,5G應用案例已超2萬個。而在如此龐大的應用量中,作為其智能化管理核心的數據可視化也對大屏商顯系統提出了更多的應用需求。其不僅需要大屏系統能夠精準清晰地呈現實時畫面和后臺處理好的表單、圖形等數據,還要求其軟件系統能夠與工廠的智慧管理系統、智慧制造系統完美融合,這也使得大屏商顯在智慧化升級的浪潮中,從以顯示設備為基礎的硬件系統,向前臺顯示+后臺管理的軟硬件綜合系統升級。
這是一個“智慧制造”需求與顯控企業研發不斷對接升級的過程。
業內一些企業根據自身實際已開發了相關產品。比如,威創憑借成熟的前臺顯示+后臺管理的軟硬件,在多年前就已實現把“智慧工廠”多中心多套顯示系統納入統一的網絡環境,進行互聯互通、信號相互調用,并不斷通過對軟硬件的升級,進一步滿足“智慧工廠”對顯示系統增多、服務端單點穩定性提高、人機交互改善等需求。現在威創“萬云系統”也能基于“智慧工廠”5G等網絡環境,實現跨級、跨區域、跨部門的信號、資源的互聯互通互控、統籌管控、高效協同,滿足用戶集中控制、應急指揮、視頻會議等業務需求。
智慧工廠的大屏幕顯控系統
5G技術的問世,解決了大數據通信的難題,使得超高清視頻、大數據互聯成為可能。而無論是何種應用,最終都離不開可視化這一重要環節,這無疑給大屏商顯行業也帶來了更多機會。
5G技術的問世,解決了大數據通信的難題,使得超高清視頻、大數據互聯成為可能。而無論是何種應用,最終都離不開可視化這一重要環節,這無疑給大屏商顯行業也帶來了更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