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華訊網絡系統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華訊網絡),成立于2000年,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CETC)第三十二研究所(中電科數字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是全國知名的IT系統集成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 可信賴的行業數字化服務商。 在金融、電信、互聯網、制造、零售、政府、能源、交通、教育、醫療等領域具備廣泛的客戶基礎。
華訊網絡總部在上海,在北京、深圳、廣州、成都、重慶、香港、北美等二十多個城市和地區有分公司和辦事處;谑嗄甑膮f作行業經驗和研發能力的積累,華訊網絡推出了自主研發的ULink云視訊產品,在推向市場的同時,也在公司內部和集團內使用。全國員工超2000人,隨著疫情的反復,原有的“ULink平臺+思科視頻會議終端”的視頻會議模式也受到了挑戰:
1.視頻會議室數量少
視頻會議室需要“拼手速”去搶,包括上海世博園新職場的啟用,需要建設更多的視頻會議室。
2.一端不能多用
用戶在會議室開會,不再局限于傳統會議室終端,用戶也需要使用BYOD設備開會,而傳統終端卻無法配合BYOD設備使用。
華訊網絡亟需一些端類產品,配合華訊ULink會議平臺,在內部的中小會議室和新職場會議室部署, 既可以配合ULink Rooms端使用,又可以搭配BYOD設備使用。
華訊網絡起初談到:“隨著會議場景擴充與使用量的進一步增長,希望可以更充分地利用會議室資源,將中小型普通會議室也擴展為音視頻會議室,成為視頻會議室擴容的主力!
在此背景下,小到6平方的緊湊型會議室,大到40-50平方的中大型會議室,華訊網絡用戶都希望有盡量簡單且類似之前思科視頻會議終端類似的使用方式和效果體驗。
經過公司專業協作工程師歷經3個月的同類產品選型,針對功能效果、使用體驗一致性、簡單易用性等維度綜合考慮,最終華訊網絡選擇了耳目達C30R+A20的解決方案——根據會議規模的不同,級聯不同數量的A20麥克風進行拾擴音。
小型會議室使用單臺C30R,中型會議室、中大型會議室則部署C30R級聯不同數量的A20,實現分布式拾音與擴音。值得一提的是,華訊網絡大大小小數十間會議室,僅用時3天即完成所有耳目達設備安裝與部署調試。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該套方案為華訊網絡極大地擴充了視頻會議室數量,各團隊每周例行周會、各項目的日常討論會、團隊協同會議或者臨時的外部溝通交流,用戶都可以選擇到適合的會議室, 不用再提前一周搶視頻會議室資源,使資源利用更合理,業務開展更順暢。
華訊網絡是多年思科視頻會議終端的深度用戶,對于視頻會議的音視頻質量和使用體驗的要求非常高。耳目達C30R具備與思科視頻會議終端類似的發言者追蹤功能,在此模式下,用戶可以解放雙手無需控制。
同時,華訊網絡的現代簡約風的裝修風格,和幾面玻璃的會議室構造,給會議室帶來了一定的混響困擾,制約著會議的音頻效果,通過使用C30R配合A20級聯,借助于優異的去混響能力,給用戶帶來了更優質的音頻體驗。
此外,耳目達C30R還提供最佳取景和特寫分屏更多AI功能,為不同規模和用途的會議室、不同會議場景下的多元化用戶訴求,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和選擇空間。
諸如多地中大型會議室召開的團隊例會,用戶可以選擇「最佳取景」模式,以便更清晰地看到所有與會人;而像小會議室舉行的項目討論會和客戶遠程溝通會,用戶則可以選擇「特寫分屏」模式,讓會議可以更加聚焦到每個參會人員,簡單有效地屏蔽掉會議以外的諸如會議室周邊環境、玻璃墻外有人移動等干擾因素。
華訊網絡的業務遍布全國各個行業,需要經常和不同廠家、合作伙伴、客戶遠程會議溝通。使用的會議工具也更為多元化。除了ULink Rooms終端,用戶也會使用BYOD設備在會議室開會。耳目達C30R和A20的級聯組合解決方案,只需要一個USB接口,免驅免安裝,真正做到即插即用。
“經過我們實際測試,耳目達設備可以兼容目前公司在用的所有型號電腦、操作系統。 實際使用中能夠保留ULink免插件入會的使用體驗,讓開會更靈活,溝通更高效!比A訊網絡表示。
自從2022年初設備上線以來,耳目達已經累計服務華訊網絡視頻會議逾千場, 配合華訊ULink會議平臺,實現了多元化的會議場景下使用和探索,包括業務會議溝通、客戶遠程交流、大型培訓宣講、產品發布活動、全國線上線下融合年會等等。
在此項目背景之下,華訊網絡與耳目達在視頻會議解決方案層面也展開了更加深入的交流。目前,華訊ULink云視訊已與耳目達達成了合作意向,完成了耳目達多款終端與華訊ULink云視訊平臺的兼容適配, 并逐漸形成了企業視頻會議“平臺+端”的一體化聯合解決方案。
對于中小型會議室,可以采用ULink平臺+耳目達攝像頭、麥克風+PCweb瀏覽器免插件入會, 從而實現簡單便捷的將普通會議室擴展變化為音視頻會議室,實現中小型會議室自如靈活的音視頻會議體驗。
這將打破原有固化的會議室使用模式,以軟硬一體化的方式,兼容打通傳統會議室與移動端隔閡, 實現一致會議體驗,從而滿足豐富多變的遠程溝通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