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技術變革,移動互聯網、智能終端、新型傳感器快速滲透地球的每個角落,曾經看似遙不可及的新技術已成為常態,技術進步體現在園區、城市和國家發展的各個領域,最新的前沿技術以越來越快的速度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數字技術正在打破和重構傳統商業邏輯,以智能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體系將創造未來城市生命與未來園區內涵。
未來智慧園區的內涵
通過感知和聯接,采集人機物事的狀態數據和業務數據,匯聚到數字平臺,在平臺內實現數據和業務的融合,用于進一步分析和決策。因此,“全面感知”和“泛在聯接”,是智慧園區成為人機物事深度融合體的基礎;基于匯聚的數據和狀態,進行實時分析和決策,提供主動服務;能力逐步沉淀并不斷適應、優化和調整,使園區不斷演進與迭代。因此,“主動服務”、“智能進化”是智慧園區成為有機生命體所具有的能力;基于數據沉淀,提供智慧化服務,實現“以人為本,綠色高效,業務增值”的智慧化園區目標。
1、全面感知
是指應用各類傳感器和物聯網技術,構成感知神經網絡,采集園區各類狀態數據和業務數據,主動感知變化和需求。通過全面感知,實現園區內資源可視、狀態可視、是園區事件可控、業務可管的基礎。比如,在智慧化園區中,我們可以實時感知園區內的人員位置、人群分布等信息,當人員異常聚集等情況發生時,及時進行疏散;當梯控、閘機等設備運行狀態異常時,能實時被感知,及時去維修,保障服務連續性,提升設備的使用壽命。
2、泛在聯接
是指借助多種聯接方式(有線、無線),聯接園區內的管理系統、數據系統與生產系統等,是智慧園區建設的前提,是園區數據聚合的基礎。通過泛在聯接,實現園區內人機物事及環境能隨需、無縫、安全、即插即用地聯接,進而打破數據和業務孤島,打通垂直子系統,實現數據互通及業務和數據的融合,為智能化打下基礎。比如,遠程啟動空調,可以按照個人使用習慣進行溫濕度調節,這就實現了人與物的聯接;攝像頭識別異常人員進入,觸發安防系統報警,這就實現了物與物的聯接。
3、主動服務
是指園區具有主動告警、自動控制調節和輔助決策等能力,園區不再是完全被動地響應需求。借助AI和大數據決策判斷,實現對園區物、事及環境等對象的自動控制、自動調節、主動處置,對人進行主動服務和關懷。比如,會議室內視頻/語音設備會在會前15分鐘自動啟動,自動調節會議室燈光、溫濕度等;在會議結束后,自動關閉會議設備,通知保潔人員清潔會議室等。
4、智能進化
是指在AI和大數據等相關技術加持下,實現園區自學習、自適應、自進化的能力。通過智能進化,快速應用新技術,敏捷創新,實現園區自我適應調節、優化和完善。比如,中央空調冷水機組啟停時間,可以基于室外環境、溫度,室內人員數量等多個因素進行自動調節,使冷水機組運行在最佳性能系數區間,實現溫度控制、降低能耗,并通過用戶感知與反饋,進行動態調整及完善,直至最優。
5、以人為本
是指以人的需求作為根本出發點,以人的發展為本,讓園區中的人們工作學習更高效,生活更美好。未來智慧園區的建設,一定是要滿足人的健康、安全、舒適、便捷、社交成長和價值實現等各方面訴求。比如,在日常辦公中,跨區域協作越來越普遍,辦公設備配置就需要更好的支撐這種業務場景,隨時隨地召開會議,電子白板共享,自動記錄討論結果,形成紀要等。
6、綠色高效
是指借助多種技術手段和新型節能環保材料,實現園區智能運營和精益運營,資源和空間高效配置和充分共享,資源消耗可視、可診、可優,運行最經濟,園區綠色環保、低碳節能,可持續發展。比如,校園內的學生自習室,可基于進入本區域的學生數量及其使用習慣,進行相應數量的開啟,避免“一人一教室”等浪費現象發生,實現空間資源利用最大化,綠色節能。
7、業務增值
是指園區服務業務,助力業務發展與創新,促進業務增值。通過園區平臺的數據共享、信息互通,將有效促進園區內生態鏈建設與共贏,創新業務模式,帶來新業務收益。比如,在商業空間,基于用戶歷史消費習慣、偏好行為等畫像數據,精準推送促銷活動及商品信息,實現精準營銷,獲取收益。
智慧園區方案架構
智慧園區數字平臺基于云計算,整合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視頻云等技術,對園區的人、事、物等對象進行數字化建模和重構。通過人員服務、物聯服務、開發使能和集成服務等能力支持應用開發,支撐業務創新,提升交付效率,降低開發門檻,融合更多的應用合作伙伴;支持不同生態的園區業務子系統接入,建立萬物互聯的智慧園區,實現園區的整體智慧。
智慧園區方案及平臺具備如下特點和優勢:
全聯接:打通TT和oT,實現萬物互聯互通;
全融合:提供數據接入、融合分析和治理服務;封裝IoT、視頻、大數據、GIS 、通信等多項ICT技術;
全智能:支持文字、視頻、語音、人車物事等全場景AI服務,供訓練+推理全棧服務平臺;
全開放:平臺能力開放,提供強大的應用開發環境和服務,助力客戶及伙伴敏捷創新。
信息通信技術(ICT)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關鍵使能器、驅動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智慧園區解決方案依托5G、wif-6、IP光等信息通信技術(IcT)組合,提供超強的聯接能力,實現園區的人、機、物的萬物互聯;依托云邊端協同、人工智能,提供超強算法、算力,實現業務應用能力快速獲取,服務資源云端管理、發放、升級及運維,為客戶創造獨特商業價值。
5G:5G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其特性是高數據速率、低延遲、節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統容量和大規模設備連接。以5G為代表的移動通信技術,結合云、AI、大數據等相關技術,正在驅動園區智能聯接革命,以迎接行業數字化轉型帶來的挑戰,如連接指數級增長,萬物互聯產生海量數據等,5G應用已經遠遠超出了傳統的通信領域。以公園園區為例,基于5G網絡高速率、大帶寬、低時延的特性,解決高峰時段游客手機無法上網、入園掃碼失效等問題。同時5G用于高清AI攝像機視頻實時回傳,無需布線,快速部署,以應對旅游高峰期間的智能安防系統大容量擴容需求,保障游覽安全。
Wi-Fi6:Wi-Fi6是第6代Wi-Fi,吸納了大量5G關鍵技術,具備大帶寬、高并發、低時延、低耗電等特征。在企業辦公場景下,隨著跨區域遠程協作、4視頻會議、高交互性新應用的普及及使用,企業網絡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信號覆蓋有死角,同頻干擾,用戶頻繁掉線,流量突發網絡卡頓,人群密集用戶體驗差等。通過Wi-Fi6的部署,超寬接入,實現并發用戶及帶寬的4倍提升(相比Wi-Fi5);網絡自動優化無線參數,規避干擾;智能天線“探照燈”式覆蓋,智能漫游零中斷;高密天線,創新三射頻,實現高密人群覆蓋,從而帶來了全新的園區網絡使用體驗。同時,企業園區的Wi-Fi網絡實現可視化管理(用戶的AP流量、接入情況、故障狀態等均可視),員工在全球不同地區園區可使用單一賬戶登錄,接入簡化。
IP+光:園區IP+光解決方案,融合IP數據通信和光傳送接入技術的綜合優勢,具備大帶寬、低時延、工程部署簡單、故障精準定位等特征。通過新一代IP+光園區網絡的構建,一根光纖融合承載所有業務,一次部署,網絡隨需演進,可助力企業園區解決原有接入體驗不佳、網絡能耗高、新業務創新慢等問題。如酒店園區,存在著多張網獨立部署,成本高,維護困難等問題,通過全光網絡,一張光纖網絡覆蓋酒店所有區域;一房一纖,承載IP、電話、電視等三種業務,滿足所有接入業務場景;一個終端統一接入,方便管理與維護。
AI:“人工智能+行業”有助于催生新的業態和商業模式,越是傳統的行業,越會成為人工智能技術的受益者。現階段,人工智能通過轉變工作方式,大幅提升現有的勞動生產率,同時可以替代部分勞動力,成為一種全新的生產要素。在園區場景中,人工智能同樣無所不及,人臉識別、視頻周界、安防機器人、智能監控、無人駕駛、客服機器人等均已廣泛應用;基于視頻的智能行為識別應用,如對園區關鍵崗位員工的在崗及離崗檢測、人員異常聚集檢測等也將廣泛部署。
云邊端協同: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ICT技術與工業生產系統深度融合,必將對社會生產方式和生產力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云邊端協同是工業互聯網時代的重要技術發展方向。通過多樣化終端設備實現數據采集,以數據為生產要素,通過智能化邊緣算力完成本地業務處理,通過集中式云平臺算力完成綜合數據分析和智能化模型訓練,云邊端協同支撐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比如,在物流園區,通過邊云協同,實現倉庫泊位管理、車輛管理、暴力分揀行為識別等,極大提升園區管理及運營效率。
數據中心:數據中心是園區管理和運營的“大腦”。將來的趨勢,是部署小型模塊化數據中心。模塊化數據中心可根據場地實際進行模塊化拼裝,適合各種環境,靈活組裝,占地面積小、一體化布線、節約能耗低PUE;并可以實現多組織/多業務共享資源,技需服務,能夠有效解決大多數園區及企業面臨的機房面積有限、樓層層高不足、承重不夠、電力負荷及冷機有限等問題。同時,基于SDN的靈活組網,融合虛擬和物理網絡的自動化配置,實現業務快速部署。
數字平臺基于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掘、AI、視頻云,BIM/CIM/GIs等,整合新ICT技術,對園區的人、事、物等對象和行為進行數字化建模和重構。通過應用使能、數據使能、集成使能、開發使能四大模塊,使能應用開發、支撐業務創新、提升交付效率、降低開發門檻,吸引更多的生態伙伴開展業務創新;同時,支持廣泛的終端設備聯接,構建生態體系,助力園區數字化轉型。
新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智能世界的深度和廣度難以預測。智慧園區是一個有機生命體,建成之日即是生命的開始,將不斷學習成長。對智慧園區未來的探索,正如其作為生命體一樣,也將隨著歲月不斷演進。我們秉持開放創新的理念,與有志于智慧園區事業的同路人一道,持續祠察智慧園區的“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