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高速作為“十四五”建設的重點,國家和地方都十分重視,為了避免建設盲目性和資源浪費,各省基于自身智慧高速公路建設實踐,開始自行編寫宏觀指導性文件。從2021年起,江蘇、寧夏、山東、北京、云南等地先后出臺了智慧公路建設的指導性文件,探索從專業角度精準定義場景和要素。
01.北京《智慧高速公路建設指南(征求意見稿)》
《智慧高速公路建設指南(征求意見稿)(簡稱《指南》》對智慧高速公路總體架構、建設、管理、養護、運營、服務及支撐體系提供了建設指導與技術建議。《指南》的總體架構分為智慧化感知、智慧化服務、智慧化管理、智能中臺、云平臺、支撐及保障六部分內容。
北京智慧高速公路建設總體架構
智慧化感知
包含高速公路建設工程過程中的狀態感知、重點區域等基礎設施感知、交通狀態監測和環境感知,主要是融合應用多種監測設備實現人、車、路、環境的狀態感知,為智慧化服務和智慧化管理提供數據支撐。
支撐保障
包含融合通信、設施供電以及邊緣基礎設施,為智慧化管理和智慧化服務提供基礎保障。設施供電確保感知層監測設備設施、邊緣基礎設施以及云平臺供配電。融合通信確保物理層的互聯互通。邊緣基礎設施確保靠近用戶側的服務保障。
云平臺
提供云基礎計算資源、存儲資源、云安全資源以及數據資源層。平臺具備大規模和扁平化接入能力,具有快速動態、安全可靠的計算、存儲、網絡資源分配。數據資源層為感知層的數據接入提供數據通用的治理以及管理,為智慧化管理和智慧化服務提供信息基礎設施資源支撐。
智能中臺
包含知識中臺和基礎中臺。基礎中臺包括算法及模型管理中臺、數據服務中臺和空間地理信息中臺。基礎中臺為知識中臺智慧化管理、智慧化服務提供通用的、智能的IT服務能力。數據服務中臺封裝的數據服務,打通跨系統的壁壘。交通業務中臺包括交通流算法等為交通業務提供智能業務服務,為智慧化管理和智慧化服務提供高效的AI及大數據支撐。
智慧化管理
包含建設階段的管理、運營階段的管理和養護運維階段的管理以及決策支持,主要面向高速公路行業管理者、運營者及所有者人員。
智慧服務
包含通行收費服務、車道級服務、準全天候通行、精準氣象服務、伴隨式信息服務和智慧服務區服務,主要面向高速公路駕乘人員等使用者。
02.山東《智慧高速公路建設指南(試行)》
山東《智慧高速公路建設指南(試行)》規定,智慧高速公路總體架構包含智慧建養體系、智慧運營體系和支撐體系三大板塊,同時明確了各部分內容的建設要點與技術要求。
智慧高速公路建設應用內容一覽表
智慧建養體系包含智慧建設(勘察設計、建設管理、智慧工地、智能建造)和智慧養護(基礎設施檢測、基礎設施監測、養護科學決策)等內容。
智慧運營體系包含路網管控(交通運行監測、主動交通管控、全天候通行保障、應急保障)和出行服務(伴隨式信息服務、智慧服務區、車路協同與自動駕駛)等內容。支撐體系包含智能中臺、信息安全、感知、通信與供電設施等內容。
03.《江蘇省普通國省道智慧公路建設技術指南》
《江蘇省普通國省道智慧公路建設技術指南》是全國首個普通國省道智慧公路建設技術指南。《指南》聚焦智慧公路感知、管控和服務應用,強調了全路網、全周期和全行業發展理念,提出了“智能感知、智能管控、智能服務、基礎支撐”總體架構,滿足新基建背景下普通國省道智慧公路設計、建造、養護、運營管理全生命周期建設需求,同時規范了支撐保障等內容要求。
江蘇省智慧高速公路總體架構
在建設目標方面,《指南》提出以下幾點:
普通國省道智慧公路建設總體目標包含安全提升、效率提升和服務提升。
安全提升通過主動預防交通事故,降低公路事故發生頻次和事故嚴重程度,實現惡劣天氣、復雜環境下行車事故率降低10%以上。
效率提升通過提升公路網實際通行能力,縮短車輛行程時間和延誤,及時感知交通事件,減少事件處置時間,提升交通運行穩定性與路網可靠性,實現關鍵節點及路段通行效率提升20%以上。
服務提升通過構建多元信息服務渠道,打造伴隨式出行服務體系,提升公眾出行的體驗感和獲得感,路網綜合運行實時信息可查詢率100%,收費站、服務區等關鍵節點公眾出行滿意度95%以上。
04.《寧夏公路網智能感知設施建設指南》
《寧夏公路網智能感知設施建設指南》首次明確了全區橋隧健康監測、路網監測和超限超載非現場執法3個方面的智能感知設施建設的基本標準和要求。
一是描述橋隧健康監測要求。
二是從交通量調查站、高清監控視頻、氣象檢測等設備的指標、性能、布設思路方面,提出通過科學布設寧夏公路網運行檢測設施,加強公路網信息的采集,提升全區公路網重要路段、重要節點運行檢測覆蓋率。
三是從動態稱重監測設施、車牌識別及電子抓拍設備等方面的指標、性能提出具體指導要求,通過科學布設全區公路治超動態稱重監測設施,加大路面聯合執法和非現場執法力度,完善公路超限檢測監控網絡。
05.《云南省智慧高速公路建設指南(試行)》
2022年2月18日,云南省交通運輸廳發布了《云南省智慧高速公路建設指南(試行)》(2022年版)。規定了智慧高速公路總體框架、智慧化等級及應用配置、支撐型應用建設要求、業務型應用建設要求和創新型應用建設要求。
云南省智慧高速公路建設技術體系
智慧高速公路總體框架
智慧高速公路總體框架由行業管理體系、企業運營體系、建設技術體系、交互機制及信息安全保障構成。
高速公路智慧化等級及應用配置
高速公路智慧化等級及應用配置應根據國家政策、工程特點、運管需求及下列要求等綜合定級。
支撐型應用建設要求
支撐型應用不直接處理具體業務,但為業務型、創新型應用提供數據、網絡等支撐與保障。建設主要內容應包括但不限于:高速公路專用通信網、多網融合通信系統、電子地圖、公路數字孿生系統、定位系統、關鍵結構物監測系統、設備設施監測系統、交通運行狀態監測系統、氣象環境監測系統。
業務型應用建設要求
業務型應用面向行業管理、企業運營、公眾服務等方向提供智能化應用。建設主要內容應包括但不限于:云控平臺、智慧建設管理系統、智慧收費運營系統、大件運輸管控平臺、特殊車輛管控系統、災害預警及應急救援系統、車道級交通管控系統、數字化智能養護系統、伴隨式信息服務系統、服務區智能化系統。
創新型應用建設要求
創新型應用為現階段不具備大規模推廣的應用,可結合自身需求、工程特 點開展示范性建設。建設主要內容應包括但不限于:交旅融合服務系統、準全天候通行、全壽命周期智慧化綜合應用、車路協同應用、自動駕駛支持、自由流收費系統。
06.浙江《智慧高速公路建設指南(暫行)》
浙江《智慧高速公路建設指南(暫行)》根據智慧高速公路的內涵和建設要求,結合建設實踐,充分吸收了浙江省試點項目和既有研究成果。《智慧高速公路建設指南(暫行)》內容概括為 “1941”:
1套調研工作方法
提出一套適用于新建高速公路、營運高速公路、改擴建高速公路調研方法。
9大基本應用建設
實時交通信息監測系統、多網融合通信系統、云控平臺、伴隨式信息服務系統、車道級交通控制系統、橋隧安全提升系統、服務區智能化系統、自由流收費系統、基礎配套系統(設施)。
4大創新應用建設
準全天候通行、貨車編隊行駛、全壽命周期智能養護、自動駕駛支持。
1系列建設管理要求
提出一系列針對智慧高速公路建設的管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