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從2008年“智慧城市”概念誕生以來,全球智慧城市建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中國應城鎮化發展的需求,也掀起了一股智慧城市建設熱潮。而近年來,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不斷深化發展,建設新型智慧城市成為國家新的發展目標。
由于傳統的智慧城市建設側重于技術和管理,而忽視了“技術”與“人”的互動、“信息化”與“城市有機整體”的協調,導致“信息煙囪”“數據孤島”,重技術輕應用、重投入輕實效,公共數據難以互聯互通,市民感知度較差等問題,因此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不斷深入,提出了“新型智慧城市”的概念。
和傳統智慧城市相比,新型智慧城市雖然仍然需要以各類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為基礎,但更為注重的是城市各類信息的共享、城市大數據的挖掘和利用以及城市安全的構建和保障。新型智慧城市包含十大核心要素。涵蓋智慧城市設計、建設、運營、管理、保障各個方面。具體來說,應包括頂層設計、體制機制、智能基礎設施、智能運行中樞、智慧生活、智慧生產、智慧治理、智慧生態、技術創新與標準體系、安全保障體系。
“新型智慧城市”是以為民服務全程全時、城市治理高效有序、數據開放共融共享、經濟發展綠色開源、網絡空間安全清朗為主要目標,通過體系規劃、信息主導、改革創新,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城市現代化深度融合、迭代演進,實現國家與城市協調發展的新生態。其本質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具體措施與體現。
新型智慧城市作為新時代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城市發展深度融合 ,引領和驅動城市創新發展的新路徑,是形成智慧高效、充滿活力、精準治理、安全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城市發展新形態和新模式 。不僅如此,新型智慧城市也是建設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的核心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