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了《2022中國“5G+工業互聯網”發展成效評估報告》,一經發出,便受到了整個行業的關注。《報告》顯示,全國4000余個“5G+工業互聯網”項目已覆蓋41個國民經濟大類,5G全連接工廠種子項目中,工業設備5G連接率超過60%的項目占比超一半,5G技術與工業融合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
快車道上的5G+工業互聯網
近年來,我國5G+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進入快車道,實現一網聯萬家、加速一融進千企、推動一業帶百業,形成了政府規劃引導、地方務實推動、產業聯動發展的“中國模式”。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云明
目前,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5G獨立組網網絡。5G基站數量超過222萬個,占全球60%以上;所有地級市和縣城城區均已實現5G網絡覆蓋,用戶數量超過5.2億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5+2”國家頂級節點全面建成,累計標識注冊量突破2139億個,國家頂級節點日解析量1.2億,覆蓋29個省份和38個重點行業。
飛機、船舶、汽車、電子、能源、采礦等一大批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已經開展“5G+工業互聯網”創新實踐,全國在建項目超過4000個,培育了一批高水平的5G全連接工廠標桿。5G加速向醫療、交通、教育等各行業各領域推廣,帶動人工智能、AR/VR、8K顯示等新技術日益成熟,帶動車聯網等新業態蓬勃發展。
向更高水平邁進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看來,“5G+工業互聯網”是推進智能制造的關鍵支撐。加快“5G+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戰略意義。
“‘5G+工業互聯網’為加速我國新型工業化進程提供了新的工具箱。”中國聯通董事長劉烈宏說,5G是驅動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關鍵技術,工業互聯網又是5G規模化應用的主陣地,兩者深度融合,進一步釋放5G應用的價值。
“我們將全面推進‘5G+工業互聯網’賦能產業轉型。”中國移動副總經理趙大春說,在家電、裝備制造等行業,力爭打造1000家5G全連接工廠;圍繞礦山、化工等高風險作業行業,力爭打造100個5G安全生產標桿;著眼電力、冶金等高耗能行業,力爭打造十大“雙碳”典型應用場景。
張云明介紹,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推動“5G+工業互聯網”發展向更大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邁進,出臺支持工業互聯網規模發展的新舉措,不斷完善多層次的創新示范體系,分行業分領域制定5G全連接工廠建設標準;提升5G虛擬專網和混合專網建設服務水平,推動各方加強低成本、輕量化的5G工業級產品研發和產業化,讓廣大工業企業用得起、用得好,不斷提升產業供給水平。
5G+工業互聯網高峰論壇
為了貫徹落實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印發的《“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推進方案》,傳播《“5G+工業互聯網”十個典型應用場景和五個重點行業實踐》,宣傳5G+工業互聯網好案例,推廣5G+工業互聯網好方案,探索5G全連接工廠新模式。在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下,在第三十一屆“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 ”期間,中國郵電器材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兩化融合委員會、智能制造萬里行聯合舉辦智能制造萬里行暨“5G+工業互聯網高峰論壇”。
5G+工業互聯網高峰論壇
主辦:工業和信息化部
承辦:中國郵電器材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兩化融合委員會
協辦:浪潮集團有限公司
日期:2023年03月29日
地點:國家會議中心C區三層310廳
主題:5G全連接工廠
聽眾:能源行業、農業、汽車工業、裝備制造行業以及各應用行業的100多家知名企業決策層、技術研發、運維及采購部門等代表
好榜樣、好方案發布
雖然我國5G+工業行業呈現蓬勃發展之勢,但仍處于標桿應用案例打造階段,行業用戶不愿買單的現象普遍存在。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是5G還不是包括工業制造企業在內的垂直行業客戶的剛需,市場需求還沒有真正激發起來。
論壇設置“5G+工業互聯網好榜樣”、“5G+工業互聯網好方案”路演對接等活動,共同探索中國特色的5G+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供需對接新模式,將遴選出的“5G+工業互聯網”建設中的優秀案例和優秀方案加以宣傳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