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裸眼3D,很多人并不陌生,以成都太古里、重慶解放碑等為代表的知名戶外裸眼3D項目,如今已成為社交平臺上的熱門話題。另一方面,在虛擬主播、虛擬主持、虛擬歌手等的帶動下,虛擬數字人也在多個行業落地開花。而當這兩種前衛技術發生碰撞時,究竟能給產業帶來什么樣的變化呢?
國慶期間,LED光顯行業首個裸眼3D數字虛擬人形象——少女「祁小驀」在華中地區最大尺寸的999㎡裸眼3D屏「三鎮之眼」上與廣大民眾見面,成為不少人前來打卡的網紅景點。
事實上,裸眼3D大屏近年來在各地落成的項目數量非常之多,在大屏上播放的創意數字內容中,也不乏貓咪、宇航員這類形象,不過,像「祁小驀」這樣,有名有姓,并被賦予獨特人物個性的角色,在裸眼3D大屏上“拋頭露面”,當真還是頭一回。
根據項目負責方洲明科技介紹,「祁小驀」的人物設定是一個成長于江邊的少女,性格直爽,最愛打抱不平,整日騎著機車在江城游轉。外表酷俊的她是許多人心中的大姐大,而私底下的她則充滿愛心,硬生生將撿來的小橘貓養成了22斤的大胖橘。
利用裸眼3D技術,讓存在于數字世界的虛擬人更加逼真。不少現場參觀過該項目的市民表示,屏幕上的小騫鮮活生動,她每一次向人群招手,都會讓人情不自禁地想揮手與之互動。某種程度上說,裸眼3D大屏,正是將存在于想象中的人物和場景變成現實的黑魔法。
更重要的是,先前存在于創意內容中的動物和人物,多半是無名無姓的“群演”,或者說“道具”。而小騫則是一個可持續存在的IP,后期經過多方面的宣傳,她的認知度將會持續走高。經過更深層次的開發和轉化,與這一IP相關的衍生產品也會大量上市,甚至會帶動新的商業模式出現,從而讓虛擬數字內容真正與商業化對接。
而在這個邏輯背后,其實也是探索元宇宙接口和挖掘數字經濟價值的一個過程。與此同時,從大屏顯示行業的角度來看,恰恰是LED顯示屏企業探索業務多元化和產業鏈延伸的一個契機。
事實上,不需要筆者提醒,LED光顯行業的從業者們早就已經注意到一個趨勢,那就是LED屏企對于自身的定位,早已遠遠脫離單純的硬件制造商的角色,轉而向軟性服務的層面升級。這既是行業發展到技術相對成熟階段的必然結果,也受到國家在制造業領域探尋結構性轉型升級的內力驅動。
從輸出產品,到輸出解決方案,再到輸出內容,正是以洲明為代表的LED屏企們正在走的路。正如上述案例中,除裸眼3D大屏硬件由洲明提供外,屏幕上播放的全部創意數字內容,也全部來自洲明自家的軟件和內容開發團隊。
當市場競爭越來越充分,產品價格越來越透明,產品的利潤空間無疑也將變得越來越有限。于是,在持續加大自主研發力度,以技術領先性構筑競爭壁壘的同時,LED屏企們在業務體系端也開啟了新的探索。就像洲明這樣,不僅能提供硬件,還能提供內容和服務,無疑在競爭中更具優勢。特別是在元宇宙背景下,裸眼3D內容的創建對于專業性要求越來越高,用戶自己難以完成的背景下,這種打包式的服務,不僅方便了用戶,也保證了屏企合理的利潤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