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與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 (MIT) 和英國的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及巴斯大學合作,謝菲爾德大學電子與電氣工程系的Wang Tao教授牽頭接受了一項資金達190萬英鎊,旨在開發新型外延技術的項目。據介紹,該項目希望將微型激光二極管 (micro-LD) 和晶體管集成在一個芯片上,用于微型顯示和可見光通信 (VLC,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根據韓媒Semiconductor Today報道,眾所周知,微型顯示器廣泛用于智能手機、智能手表、增強現實 (AR) 和虛擬現實(VR)設備。VLC技術不僅有機會提供比現有WiFi或5G更大的帶寬和效率,而且還可用于普通射頻信號無法工作的場所,例如飛機、醫院、水下和危險環境。
這兩種技術的關鍵組成部分是基于III族氮化物的可見光發光二極管(LED)。相比較于普通的發光二極管,使用激光二極管 (LD)可以實現更高的分辨率、速度和效率。
謝菲爾德大學申請的該項目由英國工程和物理科學研究委員會(EPSRC)資助,總共耗資190萬英鎊。該項目主要用于開發一種將微型半導體光源和晶體管集成在單個芯片上的新方法。
“對微型顯示器越來越大的需求正在推動市場對超高分辨率和超高效率性能的要求,”謝菲爾德大學先進光電子學院的Wang Tao教授指出,“但是現有技術還無法應對這種需求,我們需要開發一種顛覆性的新技術。”
“與任何現有的光電子制造工藝不同,我們的研究將探索一種完全不同的方法。這種方法希望將微型激光二極管(Micro-LD)和高電子遷移率晶體管(HEMT,High-Electro-Mobility Transistor)集成在單個芯片上,其中每顆Micro-LD由獨立的一個HEMT驅動,”他補充道。
到2025年,全球微型顯示器市場預計將達到42億美元。到2030年,可見光通信市場預計將超過80億美元。另外,在這之前,該團隊領導的相關項目已經得到微軟、索尼和Plessey 等全球科技公司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