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第三屆全球激光顯示技術與產業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會上,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激光電視產業分會發布了《2021激光顯示產業發展及用戶體驗白皮書》,白皮書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激光電視產業分會、青島海信激光顯示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長虹激光顯示科技公司、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洛數合圖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參與編撰。
產業發展:激光顯示彰顯強大實力
在產業發展方面,他講到,在海信、長虹、光峰、菲斯特等行業龍頭企業的積極推動下,我國在光源設計、光機模組、整機設計、屏幕等關鍵技術方面做到了領先;在激光器、成像芯片、鏡頭等核心部件的研發方面,正快速縮短與國外的差距;在整機制造方面,中國企業已經探索出了成熟的技術和經驗,并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在專利方面,中國在激光顯示領域申請和授權的專利數已經躍居全球第一。
從應用場景看,中國走在全球前沿的智慧場景商業化的進程中,使得激光顯示的創新應用多點頻發。根據洛圖科技(RUNTO)數據,今年上半年,除了教育場景下信息化設備滲透率接近飽和,發生微幅下跌之外,家用場景銷量增長42%,商務場景增長400%,工程場景增長531%,影院場景增長120%。激光顯示正在成為投資和產業都關注的技術賽道。
董敏認為,激光顯示正成為提升用戶生活品質的最佳解決方案之一。從消費者對激光電視的認知來看,激光電視作為高端產品越來越受到認可。部分消費者認為激光是新技術,在產品方面具有屏幕更大,畫質顯示好,外觀設計好看的優勢,同時健康環保,對視力好,更能節省空間,也更容易安裝。
從消費者對激光電視的使用來看,激光電視正在為用戶構建出多元化的使用場景,包括影院場景、娛樂場景、辦公場景、親子場景、健身場景。
最后,董敏解讀了白皮書中對高端視覺體驗繁榮未來的展望:在B端,每一個終端都有可能加載激光顯示,為人類日常的各種生活場景,包括家庭、社區、城市提供更加便捷、全面的智慧化生活服務。在C端,中國的消費級市場,成功的關鍵依舊是規模。洛圖科技(RUNTO)預測,到2026年,激光電視規模將逼近180萬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