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會議室市場,交互平板產品的崛起,已經成為改變交互類液晶商顯產品‘品牌’格局的最大變量!”
行業研究指出,2021年國內平板交互類產品,即商教交互平板的國內市場規模將達到200萬臺。幾乎是5年前的4倍。其中,會議室市場的需求,更是會從2018年之前的不足10萬臺,躍升到60萬臺(最保守估計)以上。
劇烈增長下,行業市場的品牌結構必然發生變化。其中,商用會議市場,推動的品牌格局重塑,正在成為交互液晶顯示產業企業競爭的“最大變量”。
交互液晶顯示,從一輪驅動到雙引擎
國內交互液晶顯示近三年的發展非常具有“特色”。其中,不僅是會議顯示市場一年一個臺階穩步前進,教育市場也在迎來顯著的大變革!
首先,2018年是會議室交互平板產品的轉折年。這一年行業開始加速普及。產品普及的基本動力是“液晶顯示大尺寸面板的供給增加、成本下降”。這滿足了會議室“面子+效果”的雙重需求。同時,這一年電容觸控產品開始放量,也滿足了會議室“面子+觸控精度”的需求。2018年會議交互平板的銷量首次突破10萬臺的市場瓶頸,并且增長到20萬+的規模。
2020年是會議室交互平板產品的升級年!遠程辦公、遠程商務需求在疫情封鎖下大量增加。會議平板閃電一般的速度進入“標配時代”。雖然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面臨了液晶面板漲價的沖擊,但是,1.高附加值的會議平板這種大尺寸顯示對上游成本敏感性更低;2.疫情切實增加了產品的需求必要性。因此,價格上漲沒有阻止疫情剛需下,會議交互平板的熱銷。
2021年,特別是2季度以來液晶面板價格曲線逆轉,接下來交互平板產品的上游液晶面板價格會進入下降周期,進一步利好行業市場的擴張。同時,液晶顯示上游和電容觸控上游市場,都在擴大大尺寸產品供給,有利于行業市場進一步擴張。且,疫情導致的剛需和消費市場需求習慣的改變具有長期性,對會議室交互平板的長期發展形成支撐……
即2021年下半年開始,會議交互平板市場已經進入需求端、供給端,都對市場擴張友好的階段。行業預計,2021年會議平板這種新物種在會議室的規模將首次超過傳統商務投影機。標準會議室的遠程、智能、互動化,極大的加速了新商務變革,并提供了會議平板大發展的時機。
其次,教育市場的交互顯示也在三年內持續進步。即經過2018年的小幅度的,政策性采購市場“需求飽和”下導致的規模萎縮之后,教育交互市場正在通過“產品升級”迎來嶄新的發展階段。
即,2019年開始,86英寸等大尺寸交互教育平板的普及、大尺寸電容觸控技術在教育交互市場的普及發展、液晶黑板這種拼接性“更大屏”教育交互產品的大發展。三者結合,推動教育交互顯示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并持續擴大液晶技術在教育交互顯示市場的份額。預計,2021年,液晶交互設備在教育交互市場的占比將超過95%。
綜上所述,可以看到2019年開始,交互液晶顯示,無論是在會議室還是教室市場都進入了一個嶄新發展階段。這個階段的特點可以概括為:大尺寸液晶和大尺寸電容觸控降價普及背景下,商教市場液晶顯示對投影顯示的加速替代;以及,智慧和遠程應用背景下,液晶顯示技術優勢的凸顯和普及。這一階段,交互液晶顯示的規模成長,從此前教育市場一頭熱,變成商教齊開花。
商教產品需求大不相同,競爭格局必然變化
2020年是商用會議室液晶交互顯示設備“普及化”的第一年。這一年,AOC冠捷等IT類顯示品牌加速崛起,部分企業甚至迎來了相應產品的10倍增長。
2021年上半年,會議交互平板市場,除了MAXHUB(與教育市場老大希沃是兄弟)這個常年第一之外,行業品牌座次變化更大:華為第二、海信第三、創維第四。行業評價稱,同是液晶交互顯示設備,商用會議與教室多媒體的品牌格局“截然不同”!
第一, 會議顯示,企業市場是強品牌號召力市場。例如,華為僅僅用兩年時間就成為會議室交互設備的亞軍品牌。凸顯了“品牌文化和調性”在企業會議室市場的重要性。
行業專家指出,教育采購是政府招投標占主體的市場。采購的時候是“理性流程”、“產品實力”占據絕對優勢地位。政府采購規模往往很大,也不懼怕供應商這一方出現品質問題等導致的“售后麻煩”:實際上,對于這種大客戶,供應商會萬分小心——教育采購,明顯是購買方占據絕對主動的市場。
同時,教育應用過程中,主要受眾對象是老師、學生。這些受眾對產品品牌價值往往不“感冒”。只要產品應用良好,是什么品牌并不影響教學質量,也不影響用戶心態。
與教育市場相反,商用會議平板的采購就要零散很多。中間渠道商的話語權更大、零售性市場的消費規律也不具有“強理性、流程為王”的特點,而是趨向于“傳統商用家電”市場的“準消費性”規律。且,會議室應用,主要對象除了公司內部人員,更包括“外部來賓”。后者讓其采用產品的企業品牌文化調性,也成為了一種軟性競爭力。
例如,一些商用會議室講究產品格調。明知道索尼品牌的溢價率較高,也愿意選擇這一品牌。即,商用會議室市場的采購具有更為零散和高端品牌化特征,與教育市場高度集中和非品牌敏感性,形成鮮明對比。
第二, 會議顯示與教育顯示的需求也“差別很大”。在更大的顯示面積、更好的智能計算速度、更棒的書寫等交互體驗上,會議室和教室的交互液晶需求是相似的。但是,在軟件和攝像頭這個方面,二者又截然不同。
會議室應用往往考慮“遠程會議”的需求。攝像頭是必須的輔助功能。且會議室顯示分為大會議室和中小會議室。中小會議室因為空間有限,要求設備的功能必須高度集成——即會議平板自帶攝像頭是比較好的選擇。大型會議室的情況則與教室相似,需要配備獨立攝像設備才能滿足“更大空間清晰攝影”的需求。
另一方面,會議室的交互和遠程會議,對應用軟件的需求也不一樣。如多方會議是企業會議室必須的標配。相反,教育市場,目前多數教室不需要遠程教學功能。即便需要遠程教學功能的,多數也是一對一遠程教學;少部分是一對N遠程教學;也不是會議室那種多方完全互動交互的模式。
同時,從承載的內容看,教育市場主要是各種課件:當然,小學和高中的課件,圖文數量、形式等也差異很大。會議室市場則主要是遠程會議的視頻、發言,和會議文件、演示PPT、演示視頻等的展示。這種內容差異,導致交互軟件設計和應用功能布局上的不同。
整體上,會議室交互平板和教室交互多媒體設備,既有基礎技術上的一致性,也有應用場景上的巨大分歧。這使得,教育市場的銷售方式、產品模式,不可能直接套用到會議室市場上。從而,讓會議室液晶交互平板設備的崛起過程,成為新一條品牌競速賽的“賽道”——這條新賽道上,教育市場積淀的經驗,有效性有限,競爭是重新開始的。這就導致商用和教育兩個市場交互液晶平板品牌排名完全不一樣。
兩條賽道可能交叉,考驗液晶交互顯示企業戰略
會議室和教室,是兩個賽道、兩個市場、兩個需求、兩種規律!”但是,是不是就必須是“兩套企業品牌格局呢?”
對此,行業人士認為,答案不是必然的。例如,現在華為在會議室比較強勢,在教室卻比較弱。原因在于華為交互顯示產品線是“嶄新”的——華為沒有趕上教育市場的大發展。新品牌從新的增量市場做起,而不是去進攻已經比較成熟和飽和的教室交互設備市場,是更好的選擇。
更何況,目前新崛起的交互液晶顯示品牌基本來自于智慧產業鏈、家電產業鏈和IT產業。這些企業都有共同優勢:“品牌”口碑強大。這一點與企業采購注重品牌的市場規律更為吻合。而與教育采購,注重長期供給合作的規律,并不契合。選擇以商用會議市場為突破,也是新秀品牌的“揚長避短”。
但是,教育市場的強勢企業就不希望在商用會議市場分一杯羹嗎?一旦兩三年后商用會議市場的規模和能量可以與教育市場分庭抗禮,商用市場的玩家就不想在教育市場擴大一下整體業績規模嗎?
這個問題幾乎不需要思考就能回答:業內人士紛紛預計,商教市場液晶交互顯示品牌的“競爭沖突”不可避免。如果將商教液晶交互市場視為一個“市場空間”,目前已經有一定的“品牌過剩”現象。
同時,隨著商教市場液晶交互顯示產業的不斷發展,預期三五年后的市場規模會超過300萬臺。年度產值在300億元左右。這不是一個很大的行業,但是也不再是此前“專業教育互動顯示‘小而美’、‘精而細’的市場結構”。更大的行業體量,也會對應更大的品牌商——交互液晶顯示企業,應當有“做大產業當將軍的戰略格局”。
綜上所述,行業應當看到近年來液晶交互顯示的整體發展方向和技術規律,呈現出“越來越成熟”的特點。這就意味著行業進入規模市場時代。從初創市場的品牌戰略,調整為規模市場的品牌戰略,這是今后一段時間行業內企業必須面對的“升級發展”問題。這一新格局下,更為激烈的液晶交互顯示品牌競爭和對抗也必然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