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哪天開始,投影機和液晶就被畫上了“死對頭”的標簽,隨著液晶交互平板不斷侵蝕商教市場、大尺寸彩電價格逐漸走低,唱衰投影行業的人不在少數。而實際上,投影機有著無可替代的天然優勢,例如大畫面顯示、漫反射原理、可移動性強、節省空間、長壽命等等。
近幾年進入投影行業的企業越來越多,據統計僅從事智能微投銷售的品牌至少300家以上,這個數據每年還在增長。而每年智能微投的銷量和銷售額也在同步增長,2021年上半年中國智能投影市場銷量為231.2萬臺,同比增長43.3%;銷額為53.9億元,同比增長41.5%。
從極米、光峰2021年半年財報中透露投影機市場走勢
除了行業數據,近期投影行業兩家上市公司,即極米、光峰均發布了2021年半年財報,通過這些數據或許能夠更清晰地看懂投影機未來如何發展。
極米科技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6.87億元,同比增長47.4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3億元,同比增長98.06%;光峰科技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1.05億元,同比增長54.28%;實現歸母凈利潤1.51億元,同比增長956.81%。峰米科技激光電視加智能微投總體營收5.41億元,占上市公司總營收的比重為48.99%。
純投影系國內上市企業目前就極米、光峰兩家。兩者有共同之處就是都針對家用市場布局智能微投和激光電視,而極米業務基本在C端,光峰除了C端還涉及工程和影院領域。從財報中雖然沒有公布具體的銷售數量,但上半年兩家合計22億元的銷售額,依然有相當大的占比,說明家用投影機市場份額將向頭部企業集中的市場格局越來越明顯。
上半年白板應用、投影顯示技術只拿到了1.9萬臺銷量。PJ網那山那水表示,10年前商教市場占8成的投影,變成了現在家用占8成的新投影,這將是整個家投行業又一次轉折的起點。從數據上表明家用和商教市場交替接棒,也在佐證家用市場的未來。
投影夢想很骨感 現實很殘酷
頭部品牌已經給行業指明了一個方向,然而市場前景并不代表每個企業都有機會,據數據顯示,智能投影的Top3品牌,市場占有率高達70%。換句話說幾百家企業正在爭奪另外30%的市場,可想可知競爭和生存環境是何等艱難。
從長期發展上看,投影未來=品牌+研發實力+營銷手段。不管是極米還是光峰,在研發上都是“下了血本”。據財報顯示,極米報告期內公司投入研發費用1.12億元,同比增長117.52%,研發費用占收入比重從2020年上半年的4.52%提升至6.66%,研發人員數量從2020年年末452人增長到524人。而另一家光峰科技共投入9513萬用于核心器件、整機產品的新品研發及軟件系統的更新迭代等,相比去年同期增長8.97%。每年以億級的研發投入在汽車或手機行業或許并不算多,但在智能投影市場不會超過5家。所以在這里奉勸投影機尾部品牌和即將進入智能投影領域的玩家們,好好思考這個市場還有沒有你的位置。如果只是想蹭熱度“撈一把”,還是趁早離開。
智能微投增量市場在哪里?
決定投影機好品質的因素有很多,如投影機光源、分辨率、亮度等等,其中投影機的亮度是永遠繞不過去的,在投影機行業有句不成文的說法,選投影機就是選亮度。亮度這個指標是定義投影儀的圖象明亮程度的,通俗理解就是亮度越高就可以在更亮的環境中使用。在某夕夕或某寶電商平臺中,許多山寨品牌的投影機產品亮度在50流明以內,消費者在使用時畫面細節模糊,甚至無法分辨內容。雖然山寨投影機很便宜,但是低價背后必然是低配置、低性能、低壽命。因此選購投影機時一定要看清楚。
目前主流智能投影機均采用LED光源,目前亮度能夠突破2000+。但3000流明亮度,這是LED光源目前接近極限的水平。
如何讓亮度更高呢?國內有一些友商已經攻破了3000流明亮度的門檻,即采用“激光光源”技術代替LED光源,目前愛普生、當貝、峰米均推出了產品。另據海信也顯示正在布局激光智能投影的開發,預計海信首款激光智能投影很快能夠“面世”。
微投進入激光時代這是很多的夢想。隨著LED智能投影進入2000+流明時代,這讓激光微投有了“競爭優勢細分市場”:視美樂陳龍接受PJ網采訪時表示,利用激光光源的高亮、高效性,在2000+高亮家用微投上,激光技術可實現更好的“輕量化”設計,并保持與LED光源相當的成本競爭力,微投市場進入激光光源時代已經是“箭在弦上”。
后記:以大畫面著稱的智能投影正在成為90后、00后首選的家庭視聽產品。上半年智能投影市場上交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家用市場的這個“金礦”正在被逐步開發,智能投影也將成為家庭市場中的新主角。隨著新的消費群體進入智能投影市場,我們更加期待下半年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