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IFC大展正式開始。與2020年取消、延后、推遲之后的“IFC”上,眾多日臺品牌缺席,多少還可以理解為“疫情”特殊情況不同;2021年一些品牌的缺席IFC,著實成為一件值得“深究”的事情。
尤其是投影市場,日系軍團兩大龍頭、投影光閥技術擁有者:索尼在2020年缺席之后,高調回歸IFC2021、而全球投影之王愛普生卻“抗住了2020年疫情”,沒有抗住“2021年新變化”。愛普生的缺席非常令行業同仁意外。
2021年不能再拿“疫情”當借口
2020年的IFC展會非常特殊,先是因為疫情取消,后來又臨時改時間舉行。這種節奏的變化,在加上全球防疫形勢的影響,的確給海外廠商參展造成了一系列不便。
但是,即便如此IFC2020,松下、愛普生等大廠也紛紛“按照既定標準參展”:原因也無它,畢竟國內市場是全球工程顯示領域的NO.1,且是目前增速較高的市場之一。這樣的市場對于任何工程投影企業而言,幾乎都是必爭之地。
那么,如2020年索尼沒有參展IFC,能不能有合理的理由呢?答案也是有的。那就是疫情的影響。如果一個廠商,國內分部高層的權限不足,那么參展IFC就會需要動員總部的力量,或者需要總部決策。這時候,疫情的影響就會被放大,成為阻礙一部分企業2020參展的原因。
但是,2021年已經是后疫情時代,愛普生的缺席就有些非常意外:愛普生不僅是全球3LCD投影技術方案的核心供應商,也是國內投影圈非家用市場的常年老大,在中高端工程市場的份額更是非常拔尖。
這樣的品牌,在2021年疫情情況已經大為緩解,同時IFC是按照既定計劃舉行的背景下缺席,不禁令行業人士浮想聯翩。其中一種說法是,上半年以來愛普生投影更多聚焦了家用這個新場景的突破,在工程機市場布局力度有限,因此其選擇不參展IFC。
反觀去年沒有參展,今年回歸的索尼,則重點展示了小間距LED的新品,即新一代的黑彩晶顯示產品。——有年度工程顯示新品推出,借助IFC展會進行一輪推廣,索尼的算盤打的也蠻精細的。但是,索尼的“小算盤”就真的能如意嗎?我們的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在小間距LED方面,本土不管是在產品技術還是渠道培養方面都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即便索尼擁有著外資品牌的“光環”及單一的黑彩晶產品,也依舊難以撬動小間距LED市場的大門。所以,在小間距LED市場,如果不出意外,索尼將會被本土品牌牢牢的“壓在身下”,做個永遠的“二線”品牌。
IFC是否從此成為‘國際廠商門的必然參展’,變成根據各自的產品戰略、尤其是新品節奏靈活控制參展”,這種猜測成為2021年IFC展會“國際板塊”的一大看點。
外資集團地位下滑之下,“變”是必然的
“是不是需要年年參展,參展是不是就一定要用特展”,行業人士指出,展會的參與必然與企業的“投資收益算盤”先連接——收益足夠,投資才可能持續和夠大。
從收益角度看,國內工程顯示、專業視聽視訊產業正在進入“本土替代的后半程”。一方面是,LED大屏崛起之后,本土品牌借助LED整個產業鏈的全球領先性,構筑了工程大屏LED主導時代,本土品牌的絕對市場優勢。
另一方面,投影工程顯示進入非激光無市場的新階段。本土激光顯示產業鏈借助創新的領先優勢,逐步確立了國內投影工程顯示本土品牌的“崛起趨勢”——本土品牌的崛起成長性,超過了市場自身的壯大速度。這個轉折點,意味著外資投影工程品牌“絕對市場規模”進入可能的縮量階段。
同時,從技術創新角度看,外資巨頭的領先性也大幅衰落了。比如,這次展會小間距LED產品,參展的極限產品,P0.5級別左右產品,全面出自國內品牌。激光顯示,極限亮度和輕量化產品的領頭羊也是國內品牌。——不僅是市場利益的變化,拿得出手的干貨、差異化產品上,國際品牌日漸落后,也是其對“參展IFC”心有余力不足的重要一點。
既有同品類新手的競爭,也有競品技術的競爭,外資顯示巨頭在國內工程視聽行業“呼風喚雨”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這時候,外品牌們在展會上的投入產出比就出現了“可能逆轉”的局面。考慮展會參展,尤其是外資巨頭往往“都要面子”,主要采用特展,其投入比較大,外資巨頭選擇更為謹慎和靈活的決定是否參展IFC,可能成為“今后常態”。
其中,日系和臺系品牌將首要的受到影響。在未來的IFC會場,越來越少的日臺面孔,是必然結局。而2020年的疫情,只是進一步加速了這一過程。
綜上所述,IFC已經成為民族品牌的主場。民族品牌做主角之后,外資巨頭的參展意義正在快速變化。如果說2020年日臺企業大規模缺展,給出的行業格局轉變的星星之火信號還能被疫情所掩蓋,2021年的日臺巨頭進一步缺展,給出的信號就已經可謂“烈火熊熊”——這是工程視聽與視訊產業,中外巨頭實力對比逆轉過程的又一個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