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的第五篇是“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政府、企業和民眾的全體共識,從上到下正在全力推進數字中國建設。
數字化轉型,
是“生存與毀滅”的重大命題
100年后,當人們回望2020年時,可能會發現這一年是人類進入數字空間的拐點時刻。2020年,人們在數字空間的會議首次多過物理空間,在數字空間的課程首次多過物理空間,人們的活動向數字空間的遷移跨過了平衡點。盡管游戲、娛樂、購物等活動或許之前就已如此,但各種嚴肅的工作活動在2020年也首次跨過這一關鍵門檻。
紙幣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ATM正在被一個個拆除。看得稍微遠一些,我們就會意識到,紙質的合同、證書、標書、圖紙等也將陸續消失。即使是依然存在于現實空間的活動,也需要通過數字空間才能觸及:街上駛過的出租車、在路邊等車的打車人都通過手機進入數字空間尋找對方。
數字空間已經取代物理空間成為人們主要的活動空間。原有的現實世界的資源形態和行為模式在快速改變,整個社會的運轉方式正在快速重組,人類的一切生產、生活行為,甚至各種現實世界中的實物,都在加速向數字空間遷移。
在過去的信息化時代,人們把信息化視為現實活動中提升信息傳遞和處理效率以及標準化程度的輔助工具。信息化是現實世界業務流程的映射,數據是人們使用信息系統的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沒有信息化系統,現實世界的活動基本也能進行。
如今,大部分活動已經需要在數字世界完成,物理空間的一切實物正被直接連接到數字世界,可以被數字化感知和數字化控制,數字世界擁有現實世界一切資源的活的鏡像,而有些資源在現實世界中反而不存在。數據已經成為最有價值的核心資產,數據形態開始更關注讓機器看懂,很多人開始成為數字化系統的“工具”,騎手、司機以及各種現實資源都在被算法安排和調度,被機器監督和考評,大量現實世界的活動離開數字空間已經無法進行。
數字空間有和現實空間完全不同的物理特性、成本結構和行為效應,可以突破許多現實世界中物理條件的限制,實現許多現實世界中無法實現的分工協作和資源配置,而且規模越大,算法越準,資源配置的效率越高,具有天生的壟斷特性,如果完全任其發展,在每一個人類的活動領域,都會形成贏者通吃的局面,每個領域都會有幾家甚至一家擁有獨特能力(特有的知識、技術或業務能力)或獨特資源(稀缺的數據或線下資源)的數字機器式的企業。
在未來,每家企業(B)都必須擁有兩個“D”:DigitalDNA、DigitalDriven、DigitalDesign,一家沒有兩個“D”的企業,在數字世界中的生存都是堪憂的,只有擁有兩個“D”的企業才有在新世界發展壯大的可能。數字化浪潮正在加速到來,每一家還在現實空間的企業,都必須發出數字化生存之問:我們在數字世界中能否生存?如何生存?數字化轉型不僅僅是個轉型的問題,還是“生存與毀滅”的重大命題!
數字化轉型需要數字孿生
毫無疑問,在數字化時代,每家企業都必須尋找自己的生存空間。企業要基于對數字世界的深刻了解,把握其客觀規律,找到自身的獨特定位,設計數字化的未來形態和發展路徑,全力投入完成向新形態的轉型,構建自己的數字空間或數字機器。
大量金融業務是附著在現實經濟活動中的,當經濟活動遷移至數字空間后,擁有數字空間的企業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很容易快速建立和發展自己的金融業務,或者有極大的話語權和談判權。在數字世界里,金融企業如何建立自己的數字空間?如何擺脫同質化競爭,擁有可提供獨特能力或獨家資源的競爭優勢?這些無疑是每家金融企業正在深入思考并積極探索的課題。
《數字化生存》一書曾提出一個說法:比特將替代現實的原子,成為新世界的建構材料。今天看來,這個說法正在變成現實。
在人類熟悉的物理空間,一家企業要有經營場所和生產資料;而在數字空間里,企業的形態發生了改變,或者成為數字空間本身,或者成為在數字空間中運行的數字機器。云計算等基礎設施,在數字世界里相當于現實世界中的土地和原材料,而且這個“土地”并不是稀缺資源。現實空間的土地是有限的,而數字世界的“土地”是無限的。企業在數字世界里要搭建自己的數字空間,或者構建自己的數字機器,云計算等基礎設施只是基本條件,真正的數字化轉型,必須重點關注對于數字空間、數字機器甚至數字生命體的設計、建造和運營。
什么是數字生命體?當一切資源本身被數字化,或者被數字化感知和控制的時候,原來靠人的認知和行為來將割裂的資源和行為整合成經濟活動的企業形態,將轉化為由數字化感知、數據、知識、算法和指令來調度和整合的新形態,數字化技術和人工智能取代人成為了企業的神經系統,甚至大腦,人要么成為被調度的資源,要么成為其中的處理芯片,整個企業成為一個自動化的更實時、更高效的數字機器,一個全聯接、全感知的數字空間,或者可以說,一個一體化、智能化的數字生命體。
我們不能再將IT系統看作一個個獨立的應用系統,必須將其看成一個數字空間的建筑構件,一個數字機器的零部件,一個數字生命體的“有機器官”。我們也不能再將信息化看作一個現實活動的輔助手段,而應將現實活動看成是打造數字企業的手段。
令人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金融企業開始意識到這一點,已經或者正在采取戰略性的行動,建設銀行在幾年前就通過企業級架構的方法完成了新一代架構的建設;中信銀行的IT4IT項目,明確提出了數字空間的概念,在打造自動化和智能化的IT一站式作戰平臺和IT4IT數字空間;中國銀行全面啟動企業級架構建設,要通過對業務架構、技術架構的重構,實現對業務發展、產品創新、市場變化的敏捷響應,進而推動對治理體系、業務流程、服務模式的全方位重構,完成整體的數字化轉型。
一個復雜的數字空間、數字機器,如何設計?如何建造?如何運營?原來在現實空間和現實機器的設計和運營中被提出和普及的“數字孿生”的理念、技術和工具,正在進入數字世界的新領域,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中的重要一環。
數字孿生與數字化轉型
自2017年起,數字孿生連續三年被Gartner列入“未來科技十大趨勢”,這和數字化轉型浪潮的需要是密不可分的,過去在現實世界的建設和運營中發揮作用的數字孿生技術,在數字世界的構建中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現實世界中的建筑、機器在通過數字孿生技術被設計、建造、認知和管理,數字化企業是數字世界里更為復雜的建筑、機器乃至生命體,也需要有能夠進行數字化設計、管理和控制數字架構的數字孿生系統。
數字孿生是現實世界的鏡像,是現實世界中的各種生產要素如生產資料、資產、人,乃至業務和流程的數字化表達和建模。隨著數字孿生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領域的拓展,數字孿生已經從針對工業產品的離散數字孿生發展到針對復雜系統的復合數字孿生和針對企業單位的組織數字孿生。
數字孿生系統讓企業基于動態的組織數字孿生和系統復合數字孿生模型,匯聚擁有的運營數據、架構資產信息等多樣化數據,為當前和未來的企業架構和技術架構繪制并生成數字化全息地圖,展現實時狀態,讓數字化企業的管理者、設計者和運營者能夠掌握企業當前的數字化全景,規劃未來數字化藍圖,制定數字化轉型路線圖,確保數字化轉型順利進行,保障數字化系統的健康運行,建造和運行自己的數字空間、數字機器和數字生命體。
國務院國資委在《關于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的通知》中提到:“加快企業數字化治理模式、手段、方法升級,以企業架構為核心構建現代化IT治理體系。”企業級架構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是企業從局部的數字化應用建設,走向全局的數字化重構的關鍵,推動企業在數字化時代完成脫胎換骨的轉變。數字孿生可為數字化企業提供覆蓋全生命周期的企業架構和技術架構的全息數字化藍圖,從一張藍圖繪到底,到一張藍圖管到底,將成為數字化轉型的重要使能系統。企業級架構在運用數字孿生技術前后的對比如圖1所示。
圖1 企業級架構運用數字孿生技術前后對比
數字孿生在金融業的探索實踐
目前,金融業已經對數字孿生進行了許多實踐。UINO優锘科技自2012年成立以來,就長期與金融業數十家銀行、證券等客戶合作,探索數字孿生技術在金融業的應用。這一探索源于IT運維側在管理龐大復雜、快速變化的IT架構和多元化多樣化的運維數據時的真實需求,隨著近幾年企業級架構在數字化轉型中對重要性的提升,逐步拓展到了架構設計側,并延伸至更廣闊的業務領域。
早在2013年,UINO就洞察到部分金融業客戶“以架構為抓手、以可視化為手段、以運維大數據為基礎”建立IT運維的可視化全景視圖的需求,并從此開始與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民生銀行、山東城商行聯盟等多家銀行和金融機構的IT部門合作,進行了長期的實踐探索,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的應用成果。在探索過程中,我們也開始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隨著金融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不斷推進,架構可視化管理必將向覆蓋全生命周期和全維度架構的數字孿生系統發展,數字孿生技術將成為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助力之一。
在前期探索階段,先發的金融機構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舉例來說,在第十四屆中國IDC產業年度大典的“智能運維與安全”主題論壇上,建設銀行數據中心業務經理侯岳做過題為“企業級IT架構視圖可視化與運維領域應用”的演講,分享了建設銀行在這方面的應用探索和深入思考。
侯岳認為:“企業級IT架構視圖利用可視化技術展示IT架構資產和運行態數據的全景視圖,通過架構視圖串聯業務規劃、開發設計、測試投產、生產運維的全領域應用,是整個業務和技術的基礎框架,重點體現了整個IT建設的數字化基礎能力。”她表示:“建設銀行采用自動成圖的技術,以設計態應用場景圖為基礎逐層細化形成全景視圖,從多個維度進行展示。架構視圖的建設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的運維模式,在變更管控、故障處置和資源容量預測分析等方面都有豐富的使用場景,拉近了業務與運維的距離,使運維向業務延伸,并逐步向業務級運維邁進。”
由此可見,金融業的一批先行者已經針對數字孿生技術在金融業的落地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實踐,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相信在中國金融業數字化轉型浪潮的強力推動下,在中國金融機構創新力的引領下,數字孿生的相關技術和應用將快速發展,在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進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總結
數字化轉型對于每一家企業來說都是生死存亡的重大課題,企業必須全面升級打造自己的數字空間、數字機器和數字生命體。數字孿生技術正在快速發展,從設計、建造和運營現實世界中的產品、建筑和系統,延伸到為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全息數字化藍圖,成為設計、建造和運營數字世界的重要工具。
本文作者:UINO優锘科技首席執行官 陳傲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