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將正式停產“單反”的消息,已經在攝影圈和“媒體記者”圈擴散開來——作為2005-2015年,10年間“亮騷”的最佳搭檔,單反真的要告別歷史了嗎?
技術和需求互動,市場更迭不斷
2000年開始,數碼攝影技術,由于告別了交卷、暗房和一大堆化學試劑的專業性,在成本和復雜度上“首次滿足于人人做攝影師”的夢想。那時候起,從卡片機到單反,成為“驢友”、“把妹”、“亮騷”,甚至“溜須領導”的好產品。
2003-2005年是國內數碼攝影行業創新的高峰。例如紫光、愛國者等都是這個圈的玩家。但是,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1.單反等專業的產品,普通消費群已經“上不去”,“要下來”、2.DC等開片機日益被“手機攝像”全面取代……
而2021年春季,外媒報道索尼悄悄停產了旗下所有單反,或許將成為第一個全面放棄單反相機的廠商。——從索尼官網已經下架相應產品看,美能達-索尼這個A口單反序列產品,真的要徹底告別歷史了。
對此,很多人會問,也許普通人可以用手機抗,但是專業人士、記者們以后用什么呢?答案是“微單、微電”等無反相機。事實上,隨著電子技術的日益進步,在幾乎全面電子化的攝影設備上,再保留機械的反光板和機械快門結構的“意義”日益變小——這些機械結構和同等功能的電子設計比,還具有故障率高、不能直接用軟件定義功能和成本更高的劣勢。
手機統一了DC卡片和記者們的‘副機’、微單微電戰勝了高高在上的單反”,這樣傳統攝影設備市場“一分為二”,專業設備場景也變得更為單純。顯然,這會影響日本消費電子終端品牌的全球產業地位——但是,如果僅從核心技術來看,現在四攝的手機卻是讓索尼的“感光器”工廠“一而再的擴產”。
消費者的需求在技術進步的推動下,成功“轉移陣地”:老去的和新生的,都是應有的結果。不需要為單反時代結束而悲傷,事實上是產業鏈、消費者和生產者們已經擁抱了“嶄新的娛樂”設備。而后者,不僅僅發生在“攝像”產品上!
替代時刻都在發生,“潮”拼的是技術
卡片機畫質已經比不過手機”,這個現實下,手機取代了卡片機。“微單微電”等無反相機,品質早已達到單反的水平,這時候單反消失順理成章(2020年全球無反相機出貨額是單反的2.5倍)。——這是消費市場的選擇:不要說專業用戶如之何,看看入門單反最火的2009-2012年,就明白這個專業市場,也是普通“愛好者”撐起的銷量江山。
說到普通消費者“撐起江山”這個話題,就不得不講到2015年開始,國內專業相機市場平均每年15%左右的銷售量下滑:如果包括卡片機在內,目前全球數碼相機銷量,早已不足高峰期的一成。“相機亮騷”的時代早已結束了……但是,另一個亮騷產品正在興起!
從2015年開始,“LED智能微投”產品正式進入成長的快車道。國內市場銷量從每年不足20萬臺,上升到預期2021年超過400萬臺——實際上,大個頭相機已經不是驢友和把妹一族的最愛,“大屏畫質”的投影正在成為相關娛樂消費設備的“新主角”。
尤其是,近三年來國內彩電銷量“持續量價齊跌”,但是,同期家用投影產品幾乎平均每年增量100萬臺。輕松擁有100英寸大畫面巨幕,能夠帶著到處旅游的這種神奇,與手機的高清晰攝像攝影、網絡視頻的高清化發展和電影文化的流行共振,正在成為改變“娛樂設備”版圖結構的新勢力。
更為重要的是,不斷增長的市場,是建立在產品均價、尤其是3000+以上價位產品銷量不斷提升的基礎上的。2019年和2020年,智能微投產品中,銷量增幅最高的不是1500元以下廉價產品,而是3000元以上高價位產品。2021年春季以來4500元以上產品更是成為“增幅之王”。
這些情況充分說明,“技術推動消費升級”的規律,才是真正“潮”的內涵:消費者總是在技術升級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消費娛樂設備“多樣性”、“震撼性”、“集成性”。——智能投影的興起某種角度就是“亮騷”需求從“單反”到“大屏”轉移的結果。
后浪洶涌,未來永遠充滿想象
今天,奢侈一把的影音娛樂設備的皇冠,已經被投影摘得,但是這絕不會是“設備革命”的終點。
2021年,堅果、慧示推出了反射式超短焦LED智能投影,堅果提出了“智慧墻”的概念。家投與反射短焦結合,也許400萬臺家投市場,會有“全面激光電視那種彩電化”的“沖動”——這很類似于“單反到無反”的變化的。
另一方面,2020年全球虛擬現實市場的增幅再次超過50%,其中VR頭顯2020年全球出貨量達到670萬臺,同比提升72%。索尼預測這一數據在2021年會超過1000萬臺!作為另一種可以用于家庭和個人的“娛樂技術產品”,VR正在成為“設備革命”的新“接力者”,引導另一個“消費升級”的生活大潮。
但是,VR也不是終點。IDC預測2023年AR產品將在出貨量上超過VR產品——而2021年,據預測AR銷量只有VR的一半。AR為代表的增強現實,具有更強的互動性——不只是VR,看到的和視覺上的震撼性而已——這會讓AR與游戲、體育、互動、社交,乃至于商業和生產領域更容易結合、并碰撞出新的火花。
我們總問,什么才是Z時代的亮騷最佳設備。但是這個問題卻不可能有最終的答案。”在技術進步的不斷推動下,近期的未來“充滿想象”,遠期的未來則“無法想象”。與其在意明天的答案,不如更好的享受今天的現實——這才是“娛樂設備”的基本哲學。
如果倒退15年,那時候是一個“娛樂設備”匱乏的年代:除了攝像攝影設備,基本就是傳統的大屁股CRT彩電、MP3播放機了。而今天,手機、彩電、微單微電還在,家投、激光電視、VR/AR也在興起,選擇的多元性遠超過了“DC和單反走向全民消費輝煌的起點”。這樣的時代下,少了一個單反真的“不算什么”。
綜上所述,“娛樂至死”的絕不是消費者,而是“科技本身”:創新的替代性,讓昔日之王也會躺進墳塋。昨天是DC、現在是單反,未來是誰不可知道。因此,只有不斷擁抱創新才是“唯一的出路”。廠商如此、消費者也是如此。這或許就是“彩電量價齊跌”、“家投迅猛增長”這種“同樣家庭視聽設備反差式發展”給與市場最好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