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今年中國全國兩會,‘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將是一大熱點”“觀察兩會,能夠發現中國將如何進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未來發展藍圖展開。
從“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到政府工作報告,有哪些數字信息科技關鍵詞?釋放出哪些信號?將會對行業有哪些影響?
工業互聯網發展
發展工業互聯網,搭建更多共性技術研發平臺……”今年,工業互聯網被再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呈現“體系化”特征
工業互聯網發展取得的積極進展表現在:政策體系逐步完善;網絡體系加速建設,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平臺體系快速壯大;安全體系逐步構筑;融合應用不斷深入,并形成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服務化延伸、個性化定制、數字化管理五大典型模式;產業生態集聚效應初顯;“5G+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創新活躍。
發揮在數字經濟“下半場”的支撐作用
加速產業數字化過程中的重點產業培育,支持工業互聯網企業做強做優,培育一批工業互聯網技術創新企業、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和運營服務商,打造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發展模式和典型應用場景。
未來技術與應用需同時強化
以體系化培育夯實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基礎。”徐曉蘭建議,應聚焦工業互聯網產業關鍵環節加強培育,著重加強對工業互聯網硬件、軟件和集成應用三大關鍵環節中的若干類別的培育。其中,硬件部分重點支持類別包括工業芯片、智能工控設備等。
長圖科技將竭盡全力推進設備鏈接與大數據運用能力,充分發揮“數據+AI”價值,實施智能化改造。
數字化發展
【#十四五時期建設數字中國#】在鞏固實體根基的同時,對“數字化發展”也有更為詳細的規劃。這當中不僅有基于5G的數字產業化,“上云用數賦智”的產業數字化,還有更智慧便捷的公共服務,開放共享的公共數據和規范有序的數字生態。
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壯大經濟發展新引擎。加強關鍵數字技術創新應用,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
加快數字社會建設步伐
適應數字技術全面融入社會交往和日常生活新趨勢,促進公共服務和社會運行方式創新,構筑全民暢享的數字生活。提供智慧便捷的公共服務,建設智慧城市和數字鄉村,構筑美好數字生活新圖景。
提高數字政府建設水平
將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政府管理服務,推動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優化,不斷提高決策科學性和服務效率。加強公共數據開放共享,推動政務信息化共建共用,提高數字化政務服務效能。
營造良好數字生態
堅持放管并重,促進發展與規范管理相統一,構建數字規則體系,營造開放、健康、安全的數字生態。建立健全數據要素市場規則,營造規范有序的政策環境,加強網絡安全保護,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展望未來,長圖將基于5G數字產業化,致力于打破信息數據壁壘;利用大數據云智能加快智慧城市發展建設;利用數字技術賦能公共服務,促進數字生態健康有序發展,為數字中國作出積極貢獻;打造安全發展支撐武器。
創新驅動
【#以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數字中國”加速奔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科技為先,發揮科技創新的關鍵和中堅作用。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破“難點”
對于科技生產企業來說,我們既要保持傳統核心能力的優勢,又要開創新的革命性優勢,穩固好基礎設施建設。尋求資源協同和規模化效應,不斷探索上下游產業,努力打造未來企業新業態,實現從科技制造商向智能數字科技公司的轉型。
除“痛點”
堅持科技創新是我們參與全球競爭的核心。未來,我們的研發投入還要繼續加大,在前沿技術領域不斷提升能力,積極構建未來智慧立體數字生態系統。
通“堵點”
通過市場化的產學研結合,企業將更積極參與產學研用創新項目,把更多科學發現、技術發明從大學和科研機構實驗室挖掘出來,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展望“十四五”的開局,長圖必將以百折不撓、埋頭苦干的精神,立足于自身的科技創新,尋求資源協同和規模化效應;勇攀科技高峰,積極參與產學研用創新項目,推動高質量發展,提升自身產業鏈水平,維護自身產業鏈安全。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透過兩會之窗,各國能夠感知與中國進一步攜手合作的機遇。人類正面臨多重危機挑戰,團結合作才是正確選擇。中方明確承諾,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中國,繼續積極參與國際抗疫合作、繼續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繼續促進可持續發展、繼續推進科技創新、繼續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向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邁進。“面對復雜的國際環境,中國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將為國際市場帶來利好。”這是普遍的國際預期,代表了以合作共贏增進人類福祉的心愿。
在科技創新的大環境里,當今復雜的地緣政治給科技帶來了不利的影響。長圖呼吁采用公平開放的態度,共同推動技術合作、產業合作的進程。長圖在推動“一帶一路”,深化經貿、基礎設施建設、農業、旅游等各領域愿與合作方互利合作,助力實施更多民生項目,自覺維護營商環境助力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