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國兩會如期召開,十三屆全國人大會議于今日開幕。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今年作為“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的遠景目標在此次兩會上進行了討論。世界高度關注中國的發展藍圖。加快數字化發展,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
(2021年全國兩會)
政府工作報告中,十四五”主要目標: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65%;人均預期壽命再提高1歲;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提高到95%。今年主要目標: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以上;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3%左右;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關注兩會數字化發展加速
科技創新成為此次兩會期間的重點高頻詞,為了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推動數字經濟與傳統經濟深度融合,研發新技術,開發新產品成為中國經濟的新引擎新動能。
早在G20杭州峰會發布的《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上,對數字經濟給出了明確的定義:以使用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
“數字經濟”可以分為一是數字產業化,即信息產業、包括電子信息制造業,信息通信業、軟件服務業等;二是產業數字化,即使用部門因此而帶來產出增加和效率提升,也稱為數字經濟融合部分。
(數字經濟構成)
因為疫情防控需要,今年大會在媒體采訪方面仍延續去年的做法,邀請少量在京中外記者到人民大會堂現場采訪;通過網絡視頻會議方式安排3場“委員通道”采訪活動。后疫情時代,網絡視頻會議方式成為了政務公開采訪的一個常規的方式,數字化發展不斷地賦能廣大政府機構的政務職能管理方式。
數字政務 服務效能提升
對于廣大政府機構而言,數字經濟與政務治理結合產生的“數字政務”,是其提升治理效能和服務水平關鍵。
中國政府機構采用多級管理的制度,一條指令從國家部門下發到各個省、市、縣、鄉、村,中間可能需要經過五六次信息傳遞,高效溝通十分關鍵。因此數字化政務/黨建是對數字經濟形勢下,政府部門的職能轉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政務/黨建工作需要和信息化技術深度融合,提高政務治理的科學性、便捷性和高效性,充分調動有限的資源,才能更好地促進產業經濟發展,更高效地為廣大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
億聯智慧政務新聞截圖
特別是在全球疫情形勢仍存在諸多不確定的當下,政府組織需要在短時間內收集資料信息形成快速反應,提高抵御外部風險沖擊能力。面對緊急工作的部署,創新運用科技的力量,安全、高效下發各項指令,管理和落實各項工作任務,實現城市管理精細化,更好地服務群眾。
工商聯 數字化布局升級
防疫抗疫期間,全國工商聯通過部署億聯視頻會議方案,連線全國各省工商聯,開展多次“云上”組織會議,近半年來開展接近2000場視頻會議,累計時長超過3500+小時。
(全國工商聯會議連線各分會場)
全國工商聯云視訊會議采用多中心分布式架構模式,強大的系統和設備兼容,能夠有效地對全國各地省聯原先建設的終端進行利舊兼容,完成高清攝像、視頻終端、云視訊平臺、直播平臺跨系統,跨終端的信號連接,最終實現高清流暢的跨地域會議溝通,為疫后政企招商引資,復工復產,提供了一個安全、便攜、高效的遠程交流模式,加速經濟及產業復蘇。
全國工商聯活動遠程連線會場實景
全國工商聯高效地進行資源信息的深度融合,正是數字政務的最佳體現。他們通過億聯的視頻會議系統,快速形成指導反應,聯動全國各省區,加速經濟市場復蘇,進一步提振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信心,為全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強大的動力。
億聯網絡希望通過通信技術、科技賦能,為國家科技戰略,社會經濟、信息化建設以及各行各業,發揮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