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一定會回來!”這是工程激光顯示行業,面對2020年上半年應用市場的冰封“發出的怒吼”。的確,這一判斷正在應驗,并且很可能在2021年加速實現。
專項債青睞文旅,有“機”可圖
1月份,財政部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專門印發《關于梳理2021年新增專項債券項目資金需求的通知》,其中文化旅游領域作為新增專項債券的重點投向。專家預計,這會給文旅市場帶來大約數千億元增量資金!對此,文旅部特別下發《關于進一步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推進文化和旅游領域重大項目建設的通知》。
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全國文化和旅游領域累計發行專項債券規模610.4億元。在2020年全國3.6萬億地方專債的總盤子中,占比僅為1.69%。這與2021年1月文化部公布的“2019年全國優選文化和旅游投融資項目推薦遴選”,全國共有320個文旅項目入選,總投資6194.1億元,擬融資2325.4億元的“資金需求規模”比較存在很大的敞口。
實際上,2019年專項債這個工具就已經在向文旅行業傾斜。但是,2020年抗擊疫情下:1.其他方面資金需求擴大、2.文旅市場處于低谷,導致2020年成為文旅投資小年。“起落”之后,2021年,在新冠病毒疫苗大量接種背景下,經濟社會生活加速回歸常態,“文旅”投資不僅僅要1.回歸常態增長的速度、也有2.填平2020年洼地的“反彈性”需求。二者結合,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政策“專門重點提及文旅專項債”這一融資工具了。
同時,從宏觀經濟角度看,2021年國內的經濟任務,除了常規發展外,還需要做:1.國內大循環構建的結構性調整——對此,文旅項目代表的“文化”消費,不僅是未來國內消費的增長點、國內經濟結構與發達國家比較的短板、也更具有“效益產出快”,“周遭帶動力強”的兩大優勢。
2.進一步防范外部危機可能的“輸入性影響”。例如,美國在新冠疫情下,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寬松的QE、并展開空前的財政和貨幣雙放水——國外發達國家的這些操作,必然帶來通脹、匯率和資產泡沫等方面的“灰犀牛”。而文旅項目活躍國內消費市場、升級國內經濟結構的優勢,尤其是其“投資見效快”的優勢,將是很好的應對“國際可能經濟風險”的未雨綢繆手段。
特別是,2021年春節黃金檔,在國內疫情零星散發的“高危期”、“倡議就地過年”新消費格局下,創造了電影市場的“數個新紀錄”,這樣的事實充分表明“人民群眾對高水平文化娛樂消費的渴望與需求”。從國內長期經濟成長看,未來的個人消費需求中“文化”層面占比必然越來越高。文旅產業是一個符合國內經濟發展階段、經濟發展趨勢的“朝陽產業”。
恰是各種角度的分析,都幾乎指向了2021年文旅市場的加速復蘇。這一背景下,專項債工具有所傾斜,也就不足為奇。2021年將成為文旅市場疫情后“加速啟動和爆發”的元年。
文旅復蘇利好激光投影等工程顯示產業
2020年2月,數字電影放映機的交付幾乎冰封——那時候我們最討厭別人問銷量:人都放假了,還什么銷量!”這是一位激光電影放映圈的老同志的牢騷。但是,形成對比的是,2021年2月,激光放映市場的保障任務“前所未有的繁重”——“即便更累,但是也更開心”。
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春節檔期間,國內電影放映設備品牌光峰科技子公司中影光峰全國各地超過20000個激光放映廳ALPDR激光放映設備總運行時長達2052737小時,按照其8-10元每小時的收費標準,僅春節檔期間,光峰科技影院業務就創造營收2000萬左右。——這里的每一個數據,幾乎都是歷史新高。
事實上,從2020年下半年,文旅市場開始恢復營業以來,雖然限流措施依然存在、個別地區在冬季市場再次關閉,但是行業從業者的信心卻已經“找了回來”。“大疫之后,我更要去看看偉大的祖國”,成為了很多人共同的選擇。
例如,2020年國慶中秋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 6.37 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 79.0%。作為旅游島之稱的海南,2020年10月1—7 日,三亞市客流已實現同比正增長,三亞景區景點、鄉村旅游點共接待游客50.14萬人次,同比增長10.8%。2021年春節假期,北京市接待旅游總人數663.2萬人次,已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1.7%。
不僅僅是要滿血復活了!而且疫情還留下來特殊的‘遺產’。”行業人士表示,2020年疫情下,文旅市場與互聯網、云、視聽新技術的結合進一步緊密化:云旅游、云娛樂、網上博物館等新業態在疫情中大放異彩。例如,河南紅旗渠景區利用5G技術,搭建線上云宣“紅色講堂”、“勞模講堂”、“廉政講堂”平臺, “云游”模式,吸引覆蓋人次達2000萬。
一個是信心有了,另一個是‘模式’升級。”行業人士指出,2020年的文旅市場不僅有疫情沖擊,更有疫情后國內文旅市場迅速恢復,讓行業看到的“未來前景”;甚至,還有“技術與文旅”結合,帶來的嶄新模式和體驗升級。這些“抗疫遺產”必然在2021年帶給行業更多的啟迪和機遇。
2016-2019年,文旅市場一直是激光工程投影機的第一大增量市場”,這是激光顯示行業的總結;同期,“景觀照明和夜游經濟,也是LED室外照明、室外屏幕市場的最大增量點”,LED產業的感受與激光顯示并無二致。“緊抓文旅的數字化和夜游化,是專業顯示產業的重大機遇”。
激光投影機是‘造景’機器。”這是文旅行業給激光顯示起的一個“諢名”。投影顯示在建筑光雕、AR再現、自然景色夜晚渲染上的“靈活性、成本可控,特別是對既有條件的‘非破壞性’”深得市場喜愛。這與LED節能照明技術、LED大屏白天的可視性效果結合,構成景區、文旅項目“價值升級”和“體驗創新”的新“畫筆”。
行業預期,2021年隨著專項債的向文旅傾斜、疫苗之下疫情進一步被控制、文旅消費的后疫情報復性反彈等“現象級”變化的出現,今年將是文旅產業的“黃金時代”。
廣西“海上絲綢之路·北海史跡”、甘肅“河西文化和旅游走廊”、浙江象山影視城,杭黃自然生態和文化旅游走廊、四川省和重慶市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安徽省徽文化(新安江文化),長江文化,淮河文化,大運河文化,紅色文化為支撐的文化體系、山西省太原打造具有三晉特色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河南省推進鄭焦文旅融合產業帶發展,建設沿黃國際旅游目的地、貴州省推進旅游產業化,計劃完成投資1000億元、云南省聚焦“文、游、醫、養、體、學、智”全產業鏈,打造大滇西旅游環線……等等,在2021年省級政府工作報告中,文旅產業的篇幅和構想也越來越宏大和豐富。
但是,“規模”還不是2021年文旅項目的最大機遇。行業專家指出,由“吃、住、行、游、購、娛”等六大基礎要素,向“商、養、學、福、情、奇、文、體、農”等九大要素延伸——文旅行業已經走過粗放增長的階段,進入以創新和科技融合為基礎的、更多偏向文化與精神需求提升的高質量發展階段。后者恰是工程顯示產品的“用武之地”。
總之,2021年文旅市場再次滿血,而且很可能“爆表”。相關產業鏈和供給單位,應當提前謀劃,為吃下這頓文旅產業大發展“機遇”的大餐,早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