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民族投影品牌走向全球的“擋路者”是誰?答案不言自喻!全球投影市場,歐美品牌主要集中在高端工程和家用等領域,屬于“非大眾貨”。而大眾投影市場,商教與家用,基本被我國臺系和日本的日系品牌瓜分。
所以,大屏君認為,大陸民族投影走向全球,海外第一戰離不開與日系或者臺系品牌陣營的“對碰”。考慮到日系投影體系根深葉茂、且在光閥產品上有獨立自主技術,臺系品牌可能是“更容易PK”的一個對手!
因此,1月26日,光峰科技(688007.SH)旗下子公司峰米科技智能投影儀Dice(以下簡稱“Dice”)臺灣地區眾籌,募資金額超過7500萬新臺幣(約1751萬人民幣),參與人數高達4327人,創下了多個臺灣島內相關的眾籌紀錄——這絕不是一件可忽略的小事情!
臺灣:投影的小市場、行業趨勢的大分量
全球投影品牌一半來自臺灣,或者是臺資血統歐美皮囊!”這是投影圈對全球投影產業格局的基本判斷。不過,這一點上大屏君要補充兩個結構性的信息:1,臺系投影品牌大多偏DLP技術陣營,且在DLP陣營中“高端建樹在日美歐之下”——即為DLP陣營做大眾市場拓展,這是美國資本和日本資本,在投影全球版圖瓜分中,為臺系血統企業安排的“身份”。
2.臺系投影品牌“缺乏母市場”支撐。即臺灣島自己的市場規模很有限。臺系任何產業的品牌,都是“純外向型”的品牌。這也是為何一些臺系資本,很愿意到美國等地區注冊公司,建樹事業,打造臺系血統的歐美品牌的原因之一。
可以說,以上三個層面,是大屏君支持本土創新投影品牌必然首先與臺系陣營發生“生死大戰”的原因所在:“缺乏母市場”這是臺系品牌的“先天不足”、“技術和產品集中在DLP投影的中低端”這與本土創新企業產品與目標市場更為重疊、“拿下全球投影半壁江山”,說明PK臺系品牌“有肉吃”。
光峰科技下的峰米熱衷參與我國臺灣地區市場的競爭,大概也是基于這樣的判斷:更何況,峰米拿出的競爭產品,LED智能便攜投影產品,大陸創新品牌在1.技術積淀、2.制造規模和制造能力、3.市場拓展的歷史成就上,已經贏得巨大的優勢——大陸市場的這些優勢,在同文同種同國的臺灣地區市場,也更容易得到傳播和認可。
所以,大屏君大膽說:臺系投影品牌,雖然缺乏母市場,但是“在臺灣島”這個已經很小的母市場,對臺系品牌“快刀切肉”,所獲不多、卻也心理壓力極大——聲勢效果極高。我們很難想象,一個臺灣品牌,守不住小小的臺灣島的市場,還能在其他更大的市場地區“信心爆棚”。
Dice眾籌,看似只有數千臺的銷量,但是對于臺灣兩千萬多的“人口市場規模”而言,已經不是小數目:大陸地區,14億人口,2020年一年LED智能投影銷量也不足400萬臺。如果按照大屏君不嚴謹的人頭平均法看,Dice一次眾籌基本拿下了臺灣地區5-10%的年度LED智能投影市場潛在銷量。
這不是一個很小的成績,相當于臺灣地區的體量,反而已經是一個很大的成績!”如果這樣看,峰米科技智能投影儀Dice,在臺系品牌“老家”的這輪突擊,是不是更有看點呢?
首次過招之后,臺系如何“反擊”
依托智能投影、LED投影、激光投影、激光電視等,差異化創新產品優勢,突襲國際投影品牌的既得陣地!”這讓本土投影創新軍團,在2020年進一步放大了自己的大陸市場優勢:占比最高達7成之上后。
或者說,大屏君認為,在競爭為核心的市場經濟中:你不打我、我也會打你。所以,日系、臺系、大陸系創新品牌之間必有大戰。峰米把戰場擴張到臺灣地區,外線作戰,且先啃臺系品牌的“祖墳”,是一招“四兩破千斤”的攻心之術。戰略、戰術上都很高明!但是,這種打法不是什么高深的策略,對手不會看不懂,也不會視而不見!反擊,必然會到來。至于戰場選擇哪里,大屏君覺得這個問題就是多余的!
因為,本土投影創新品牌的市場基本盤就在大陸地區!如果要和這股投影新勢力正面對磕,那就只能在我國大陸市場上進行。
另一面,臺系投影品牌歷來注重大陸市場的開拓:這不僅僅是因為大陸投影市場是全球最大、也是增長最快,創新最強的市場;更是因為同文同種下,臺系品牌認為“大陸市場至少是其準母市場”——即,這里既有利益,也有情懷。大屏君覺得,這一點也決定了臺系品牌陣營,即便一部分品牌“直接選擇在大陸市場與大陸新秀的競爭中認輸”,也會有更多品牌選擇“奮力一戰”。
那么,問題來了!臺系品牌如何與大陸創新投影品牌競爭呢?大屏君對此認為,可能有兩種路徑:1.“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即,推出和大陸品牌產品、技術、定位相當的PK產品,利用臺系品牌的傳統口碑優勢,更利用其在全球市場的“成本分攤”能力,進攻大陸新秀品牌的“優勢市場”。主要的產品類型可能是2000-5000元的LED投影,或者5000-30000元的激光電視,以及激光和LED光源的商教與工程投影機。
2.“走自己的路,錯位競爭”。即,臺系品牌發揮自己在傳統的較高端市場和傳統的商教市場的優勢,加大市場讓利的力度,通過引入LED和激光新技術產品線,進一步穩定“傳統優勢市場”。最終形成,臺系傳統優勢市場與本土創新品牌“家用”市場的“分庭抗禮”。
當然,大屏君不反對,臺系軍團的反擊中兩種策略都有、混雜前進:因為,其基于全球市場的規模優勢和長期歷史積淀的產業鏈優勢,有實力對本土創新投影軍團,發動全方位的進攻——問題只在于,臺系品牌有無這樣的決心和魄力!
汞燈的去從,最后的決心就在這里
過去5年,日臺系投影品牌是看著本土軍團做大做強的!”為何會如此呢?大屏君認為,這里面的核心變數是“汞燈市場的既得利益”:即傳統投影品牌的傳統銷量,依賴汞燈技術;本土創新品牌則主打LED和激光技術。如果日臺系品牌選擇最早的時間反擊本土軍團,勢必形成“日臺系品牌的新光源打擊自己品牌的汞燈既得利益”這樣的事情。
尤其是,本土投影創新者的市場基本集中在大陸地區。而日臺系的汞燈既得利益是全球性的:他們不太可能為了大陸一地市場的輸贏,直接革命自己的全球市場汞燈既得利益——除非,汞燈的這既得利益“保不住了”!
大屏君要指出,1.2020年,大陸地區汞燈投影銷量幾乎腰斬,汞燈干不過激光和LED已經成為共識;2.2021年初,宏碁推出3000亮度LED投影,LED全球市場高亮競爭之路打開了;3.2020年,國內品牌索諾克將激光商務投影價格壓低到三四千元,激光光源對比汞燈的價格劣勢幾乎消失了;4.峰米的LED智能投影打入臺灣市場……等等事件之下,全球汞燈市場的“既得利益”朝不保夕。
因此,我們可以大膽預測,投影圈新光源替代汞燈,這個鬼路,正在從大陸地區的獨特規律,變成全球市場的普遍規律,這一轉變就是這兩年的事情了。——現在,不僅僅是臺系要不要對等反擊大陸新秀品牌的問題,而是全球投影企業,包括日臺系要不要擁抱“新光源”這個唯一的未來的問題!
那么,大屏君認為,峰米挺進臺灣這種進攻,也會出現在大陸投影市場:即臺系、日系,挺近廉價新光源家用、新技術線打出普及牌、2021年后全球新光源價格戰不可避免——此前是新秀企業革命汞燈,現在和未來將是新老品牌都要來革命汞燈,并以此一戰決定全球份額。對此,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