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時間里,光雕投影行業一直遵循著線性的發展路徑,即在旅游景點、季節性或商業促銷活動中進行一次性的建筑物投影。但近來,日益多樣化的應用成為行業發展主要驅動力,激發了商業模式的改變。
光雕投影應用資金來源和去向是如何構成的呢?
01
資金從哪里來?
政府部門
率先嘗試光雕投影活動的通常是政府部門,其中最關鍵的資金來源是政府資金。沙特爾的Light Event Consulting公司的Laurent Lhuillery認為,投入資金數量與項目預期效果直接相關。一般來說,從城鎮長期經濟發展需要角度考量,一個光雕投影的項目至少要持續三到五年。這意味著項目本身需要大量的創意工作,甚至其中的項目部分內容需要重新打造。
“更新頻率要視情況而定,更新速度與可用資金有關。如果政府在職人員有想法,想每年都推陳出新,也可以年年都調整內容。”
Laurent Lhuillery
Light Event Consulting 公司
使用政府投資資金的一個弊端是會受政治和文化環境影響。隨著政治和經濟大環境的改變,各合作伙伴和地方政府的期望以及資金投入量也就會隨之變化。“我們都明白會存在這樣的問題,也會遇到這樣的變化。”
在某種程度上,這也解釋了雖然在意大利和西班牙光雕投影市場具有良好的發展潛力,但落地項目依然較少的原因。“同法國一樣,它們擁有著豐富的建筑遺產,”Lhuillery說道,“我很想在羅馬多做一些光雕投影項目——你都能想象出我們在羅馬可以演繹什么樣的故事。但問題在于羅馬政府不愿意投資。”用戶購票參加活動的方式恰好是解決這個難題的新機會。
商業資本
除了政府投資項目之外是像Moment Factory所打造的項目,他們通過敘事方式進行光雕投影內容展現,提升歷史遺跡或保護區的可持續經營能力。Moment Factory舉辦過眾多需購票才能參與的活動,并取得了成功,如蒙特利爾的“光之教堂”、在各地上演的“夜游”和紐約的“超現實”秀。這些項目旨在于吸引人們前去參觀,也直接決定了合作伙伴之間關系的性質。
“超現實”投影秀也許是近期最好的例子。
“我們正借助在Cipriani大廳舉辦的活動顛覆整個活動行業。在活動中,我們提供投影設備使光雕投影成為一種靈活的數字化裝飾,所帶來的娛樂化體驗甚至可以實現集成AV設備投到活動的幕布上。
北美其他地方都沒有如此大規模的活動。在紐約的大部分人夏季都不在城內,所以沒人舉辦活動。由此,我們選擇特定季節讓“超現實”投影秀回歸,并采用購票體驗模式推出。這場投影秀的靈感正是來自于以多媒體基礎設施實現多種用途的目標。”
Jamie Reilly
制片人
02
資金用在了哪里?
沉浸式活動:潛力背后是縝密的計算
盡管開展沉浸式活動看上去很誘人,但背后的風險也在不斷攀升。世界各地備受矚目的活動已經提高了人們對活動的期望值。法國的WB Show雖已與中國及其他國家合作開展過幾個大型項目,但仍然非常謹慎。“盡管我們非常了解這項業務,但這畢竟這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WB Show公司的Fabien Moureaud表示,“像波爾多‘光之水池’或普羅旺斯‘光影采石場’這樣的項目動輒需要幾百萬歐元的投資。”
在著手開展項目前,對光雕投影項目成本有很好的宏觀把握是非常重要的。運營商指出,人們常常低估了創意方面的工作(即實際的內容創作),但這部分實際上需要20多人連續開發幾個月,后續還需要根據場地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除了技術方面,還必須掌握溝通、營銷和處理在線票務等非常具體的技能。
“在私人投資者、銀行家和投資基金看來,這是一個正呈爆炸式增長的商業模式,對提前做好功課的人來說有著巨大的盈利空間,我們的作用就是陪伴和支持各種類型客戶,而不是光顧著相互競爭。”
Fabien Moureaud
WB Show 公司
上述這一切都強調了從項目一開始明確掌握目標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性。
光雕投影的財務問題要比乍看之下復雜得多。在項目發展早期,考慮周全非常重要。
光雕投影項目的資金、支持或營收來源包括旅游局等政府部門、當地場館和餐館、票務、本地企業家以及像博物館或標志性紀念碑這類文化公司。每個資方都有自己的標準和要求,決定了項目最終成品。
在支出方面,資金將用于:技術、創意服務、營銷和溝通費用、票務系統和場地租金(如果合作協議未包含這部分費用)。
雖然場館和場地經理主要是在偶爾演出時租賃設備,但一些長期舉辦投影秀的場地開始傾向于自行購買設備。我們在下一篇文章中將為大家介紹在租賃和購買之間應當如何做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