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我國制造業而言,朝向數字化轉型,幾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同時,與數字化相關的概念近年來也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關鍵詞之一是元宇宙。
一段時間以來,有關元宇宙的報道已經不絕于耳,知名企業或改名,或投資,都在積極布局,不過,這些消息也多半集中在市場層面。而據《華夏時報》報道,就在12月21日舉行的上海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中,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表示,要“加快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著力強化‘新賽道’布局,強化‘終端帶動’。引導企業加緊研究未來虛擬世界與現實社會相交互的重要平臺,適時布局切入。高度重視終端產品具有的技術迭代主導權、行業標準定義權、價值格局分配權,加快發展直接面向個人消費者、家喻戶曉的新終端產品,加大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研發攻關力度,加強智能服務機器人、智能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等領域培育布局。”
此舉,也被視作我國地方政府就元宇宙及相關產業發展的首次正面表態。而之后的12月25日,網易與三亞市政府達成戰略合作,將共建網易元宇宙產業基地。
擁抱元宇宙,也可以看作上海數字化轉型的舉措。《上海市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十四五”規劃》中就明確指出,到2025年,上海全面推進城市 轉型取得顯著成效,對標打造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數字化標桿城市,到2035年將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數字之都。
事實上,數字化轉型未來更有望成為制造業發展的基調。就在12月28日,據央視新聞報道,工信部等多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醫療、機器人、智能制造三大裝備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其中提出,力爭到2025年,70%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基本實現數字化、網絡化。
29日,發改委等部門公布,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建設全面啟動,將在貴州、甘肅等西部省份發展高可靠、高能效、低碳數據中心集群,積極承接東部地區的數據處理和運算需求。
可以說,一張覆蓋概念、應用、基礎算力的數字化網絡,已經鋪開。擁抱數字化,或將成為我國制造業企業未來無法回避的話題,其中也包括大屏商顯企業。
業內人士指出,元宇宙不僅會在游戲和社交領域大火,未來在教育、醫療、政府服務等場景下也將有所作為,但需注意的是,推動元宇宙概念,并不等同于脫實向虛,而更要強調脫虛向實,應以服務于實體經濟和社會民生為導向。
當前,我國屏企在XR虛擬演播室、電影背景屏、數字醫療等領域已開展積極的布局,同時在企業內部,通過引入智能管理體系,也在積極擁抱智能制造。在數字化大潮的推動下,元宇宙概念下的新興應用或許真的可以為屏企打開新世界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