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因新冠疫情而導致的芯片短缺問題持續困擾著全球汽車市場。預計今年全球汽車市場累計減產量將突破1128萬輛。在產銷下滑,利潤攤薄的局勢中,“中國芯”的自我造血之路開啟,這也是中國汽車產業智能化競爭的開始。
AR技術將如何從生產、售前及汽車后市場等全方位助力中國汽車智造?全面助力汽車研發人員、制造人員、銷售及售后人員的工作效率提升?Rokid這份AR汽車行業數字化智造解決方案,請收下!讓生產流程、物與人在互相感知和無邊界的協同中實現萬物互聯。
“無邊界”的汽車智造還缺什么
SUMMARY
除了芯片,中國自主汽車智造之路還缺什么?
無論是德國工業4.0還是“中國制造2025”,產品和生產數字化都將是無邊界的萬物互聯時代必經之路。
汽車行業數字化痛點
設計工程師痛點
細節評審難——受場地和空間限制,細節評審較難。
無電子數據記錄——以傳統紙質記錄試制問題點,效率低下,且無法沉淀可復用的知識庫。
即時溝通難——無法與事業部專家及供應商即時視頻互動連線。
01
生產工程師痛點
設備巡檢效率低——存在漏檢等情況,無法實時監控人工和整體設備運行情況,運維效率低下。
裝配遠程協同難——新員工裝配手冊難以理解,新車型遇到裝配難點時跨區域跨部門協作困難。
人員培訓周期長——傳統培訓效率低下,培養周期過長,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技術工種缺口。
02
汽車銷售員痛點
展示方式單調——觀感普通的紙質宣傳文本,無法清晰展示汽車優勢。
無法個性定制——無法及時滿足客戶改配個性化需求。
無法遠程驗車——疫情或地域原因,客戶無法到達現場時,線上視頻展示缺乏互動,成單率不高。
03
維修人員痛點
維修試錯成本高——面對特殊問題一線員工無法檢修,試錯返工成本高昂。
遠程協助時效低——遇到疑難問題,一線無法解決,需要區域、總部技術專家現場協助,時效性不高。
聯動響應時間成本高——遇到多模塊配合問題,需要服務商、區域專家、總部專家、供應商專家聯動解決的,往往需要耗費大量時間資源成本。
04
Rokid AR汽車行業解決方案
車輛試制
第一人稱視角畫面傳輸;語音記錄、錄像存檔
生產制造
產線點巡檢、遠程維修指導、輔助裝配
成車銷售
遠程看車、解放銷售雙手
維修售后
知識庫調用、聯動響應
車輛試制
樣車評審
使用Rokid AR眼鏡,可以以第一人稱視角將畫面傳輸至后方或投射至現場大屏上。通過本身強大的底層兼容能力,結合豐富的外設,使細節問題無所遁形。
問題點記錄
采用Rokid AR眼鏡,可以實時進行語音記錄,問題點拍攝或錄像留存,后臺可直接查看歷史記錄數據,亦可直接生成PDF文檔。
生產制造
產線點巡檢
采用Rokid AR眼鏡,可以將巡檢內容標準化,將設備巡檢點疊加在設備上,保證巡檢無遺漏。需要核對圖紙時,可以直接語音調用圖紙,免去手動查閱圖紙的繁瑣。
遠程指導
在工廠點巡檢,或者生產過程中,遇到相關問題,采用Rokid AR眼鏡可及時通過遠程專家指導系統,隨時與遠端工程師溝通。通過凍屏標注,實時語音,動態標注等完成指導。同時,可以將外籍專家語音實時轉化成中文字幕,讓現場端及時解決問題。
生產輔助裝配
將裝配流程標準化,通過調用標準裝配視頻、圖紙、三維模型,輔助裝配人員進行高效裝配,遇到裝配相關問題時,可直接調用遠程專家系統,通過實時音視頻調用,快速解決問題。
成車銷售
Rokid AR 眼鏡以第一人稱視角,通過高清實時音視頻通訊,可以將車輛賣點完整清晰地展現在遠端客戶處,足不出戶便可完成銷售過程。
通過終端設備掃描樣冊,可以調用車輛三維動畫、視頻信息、參數等,同時通過各項虛擬體驗,極大豐富了客戶的互動。
維修售后
通過AR眼鏡調用本地知識庫,維修人員可自行解決簡單問題。
遇到疑難問題,一線無法解決時,可直接呼叫服務商專家/區域專家/本部專家進行遠程指導。
遇到多模塊配合問題,服務商/區域專家/總部專家/供應商可直接在線遠程聯動解決,第一時間響應客戶及提供解決方案,提升服務效率。
自主自研的技術、定制化的服務
國產
硬件
部分產品搭載北斗定位
高性能國產芯片
自研
系統
高度兼容
支持第三方方案部署
專利
技術
全球領先的光波導技術
多項國際專利
成熟
方案
提供安防、工業等
各領域的成熟方案
結語
Rokid公司全面貫徹“中國人工智能戰略”,在多個技術領域具備完整的自主研發能力,實現軟硬件國產化方案,真正實現自主可控,包括部分產品搭載國產的5G模組。
正如Rokid所提倡的感知與協同能力,在工業4.0時代,汽車領域的人、工作流、車,三者之間能建立相互聯系。“遠程和本地的人能實現跨空間協同、工作流能被數字化記錄并實現結構化調用,以服務人的汽車生產、銷售或維修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