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解剖學在畜牧獸醫、臨床醫學等學科中占有重要地位。曾有一名高中生發出疑問:對照課本上的解剖圖,在實際解剖中真的可以準確地辨認出各器官嗎?事實上是不能的。因為課本上的解剖圖過于標準,和真實的動物解剖存在一定的差距。要想在實際解剖中準確地辨認出各器官,需要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大量的實踐。
動物解剖學涉及到的知識點多且枯燥,實踐性也較強。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普遍不高,且在學習和記憶的過程中均存在較大的難度,一般情況下學校的動物標本數量有限,只能在固定的時間進入實驗室觀察,學生想在課下復習除了課本沒有可參考的內容。嚴重影響到整體教學質量。
為了使這門課程的學習更加便捷且具有趣味性,虛擬仿真技術將真實的動物數據進行三維數據重建,以三維立體的動物替代二維平面的課本,使課本上的平面知識都“活”了過來。學生在動物虛擬解剖系統中通過具體的解剖操作來了解動物器官的真實性狀,還能看到真實的動物解剖中無法呈現或觀察到的細節。
虛擬仿真技術作為新型的教學手段,老師在教學的同時,學生可以通過動物虛擬解剖系統直觀的觀察到老師所講的教材中知識點涉及到的內容。邊學邊看還能動手操作,抽象的知識和概念變得十分直觀和形象,也更便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
實訓課程是動物解剖學課程的重中之重。虛擬仿真技術可以模擬出一個逼真的動物解剖實訓室,它的臨場感和互動性讓學生在進行動物解剖實訓時如同身處真實的動物解剖實訓室中。真實的實訓室一般都有固定的開放時間,但是虛擬仿真實驗室不受時間和地點的控制,學生在任意時間和任意地點都可進入學習,方便課后復習及練習。
在實訓的過程中,學生會接觸到大量的活體動物等,一些學生可能會出現恐懼和排斥的心理。虛擬仿真技術使學生無需接觸真實實驗動物即可進行實驗,既保證了實驗的安全性,也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實訓。虛擬仿真技術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教學更加多樣化且具有安全性,還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