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 “第七屆中國虛擬現實產學研大會”在線上成功召開。本次會議以 “虛擬現實,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聚焦虛擬現實產業創新發展,運用虛擬現實技術,打破時間、空間限制,讓參會者可以通過VR眼鏡、PC、手機隨時隨地進入虛擬會場,在“元宇宙”虛擬空間中自由探索、交流。本次大會除展陳區外還設有主題演講,虛擬動點數字資產事業部總經理沈成飛受邀參加并發表題為《動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字化建設》演講。
隨著近年來我國文化軟實力的不斷提高,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決心日益增強。虛擬現實產業不斷崛起,數字技術逐漸成為非遺保護、傳承的一種新形式。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運用虛擬現實技術、動作捕捉技術保護并傳承京劇、戲曲、武術、手工藝等非遺項目。
數字化建設為非遺項目保駕護航
沈成飛介紹到:“虛擬動點立足虛擬現實技術,通過公司旗下OptiTrack動捕設備及大體量物理空間構建,建設了國內先進的動捕影棚、虛拍影視基地,已為多位非遺項目專家、傳承人提供了完善的動捕采集保障以及精而全的非遺產業底層采集建設!蹦壳疤摂M動點已逐步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數據中心,實時動態采集國內不同類別的非遺項目數據,搭建非遺數據框架,使民間文學、傳統戲劇、游藝與雜技等多類非遺項目得到有效保護。
動捕影棚、虛拍影視基地
動作捕捉技術讓非遺更好的傳承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在傳統非遺項目傳承中,錄制視頻是主要方法,但受拍攝角度限制,視頻無法將傳承人細微動作的全貌展現,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非遺傳承,要想做到真正的傳承往往需要傳承人親自教學,這也導致非遺傳承路道阻且長。動作捕捉的出現恰恰解決了這一難題,傳承人只需穿上動捕服,通過動作捕捉系統結合算法我們便可以輕松抓取傳承人的每一個細微動作并完成完美復刻,通過三維建模,學習者可360度無死角觀看虛擬傳承人動作學習,徹底擺脫非遺傳承過分依賴傳承人的困境。沈成飛提到:“記錄非遺項目動作的同時,虛擬動點還可以借助全息影院、數字博物館等多種形式幫助觀眾與虛擬傳承人同臺互動、學習,增強大家了解非遺、學習非遺興趣的同時,傳承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從動作捕捉到虛擬現實,從全息舞臺到“元宇宙”沉浸式空間,虛擬動點正努力通過數字化新技術讓非遺文化“傳”下去。未來,虛擬動點將繼續發揮自身科技優勢,保護并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維護文化多樣性,助力我國文化全面協調發展的同時,用虛擬現實技術繼續造福全人類。